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焦山志

焦山志

①二十卷。清王豫撰。王豫,字柳村,江苏丹徒(今镇江)人。《焦山志》道光三年(1823)刻本,共二十卷。其考焦山曰,山在镇江府东北,扬子江中。山距城九里,古名谯山。焦山,又名金山、浮玉。米芾临金山赋注直云,浮玉、焦山之名也。今焦山崖刻浮玉者,有二。兹篇正旧志之误处亦多。卢见曾作焦山志,谓蔡伯喈为焦孝然作赞,后人因称谯山为焦山。兹篇则辨之。曰北宋后,始以焦孝然事附会之。考孝然避兵聚妇于扬州,尔时孝然尚年少,并无焦山三诏之事。且孝然为魏以后人,蔡伯喈卒于汉末,在孝然之前,焦君之赞,当别有一焦君,断非焦孝然也。兹篇稿成距焦志书成六十年。王豫细读焦书,不仅多正其误,而且于其所失者多有增补,如增叙仰止轩、诗微阁、藏书楼、月波台、夕阳楼、还石山房、饮江楼、西汉定陶鼎等,尤可一读。② 二十六卷。清吴云撰。吴云,字平斋,浙江归安人。官江苏镇江府知府。乾隆五十七年卢见曾撰《焦山志》十二卷。道光中,王豫、顾沅又先后重修。吴云则以该三种《焦山志》为底本,正误增新,撰成此书。《焦山志》同治四年(1865)刻本,共二十六卷。分为:卷首为宸翰及御赐。卷一,山水建置。卷二至卷三,周鼎。卷四,西汉定陶鼎(附杂器)。卷五至卷六,瘗鹤铭。卷七至卷八,碑刻。卷九,高隐。卷十,方外。卷十一,杂识。卷十二至卷二十六,艺文。其高隐一门,为旧志所无。以周鼎、定陶鼎、瘗鹤铭并为焦山金石传绩,具载诸家考辨,且占篇幅独多,亦为他志所未有。二者皆合理。兹篇考证亦详。其谓焦公祠曰,初则肖像加兖冕,明天顺改深衣大带。未几复用兖冕。正德七年(1512)复改深衣大带,后又改兖冕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),始易以隐士衣服。似此亦为他志所无。综观全书,条理清楚,叙述明白,实可供后人考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济生方

    八卷。宋严用和(约1199-1267)撰。严用和,字子礼,南康(今属江西省九江市)人,十二岁从当时名医刘开学医,十七岁独立行医。作者经三十余年实践,博采前人良方及民间验方,结合自己临床经验,于宝祐癸丑

  • 黄元龙诗集

    八卷。《附尺牍》二卷。明黄奂(约1596年前后在世)撰。黄奂,字元龙,安徽歙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元龙小品》等。其诗意力主独创,而失之生硬。集中诸体皆备,独无七言律诗。因流俗唱和,多用七言诗,故黄奂

  • 启秀事略

    一卷。清末颜札氏撰。按启秀,库拉雅氏,满洲正白旗人,道光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、军机大臣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因庇护义和团,伏诛。该书即其继妻颜札氏所记。现存光绪刊本。

  • 四朝闻见录

    五卷。宋叶绍翁撰。生卒年不详。叶绍翁字靖逸,又字嗣宗,自署龙泉(今浙江龙泉)人,曾在朝做官,仕履行状失考。此书分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五集,共二百零七条。甲、乙、丙、丁四集,皆叙宋高、孝、光、宁宗四朝轶闻

  • 齐诗遗说考

    四卷。清代陈乔枞撰。由于齐诗失传最早,对齐诗遗说的考证十分困难,常见捕风捉影、武断臆测。陈乔枞此书也难免此类问题。如本书《叙录》称,齐诗源流有班伯,这与《汉书叙传》所载“班伯受诗于师丹”是一致的。班彪

  • 神农本草经 赞月令七十二候赞

    《神农本草经赞》三卷,《月令七十二候赞》一卷。清叶志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叶志诜字东卿,湖北汉阳人。官至兵部郎中。博学好古,为金石专家,收藏颇丰。其子名琛,官至两广总督。叶氏重视养生、针灸之术。著有《观

  • 读易录

    十八卷。清陈克绪撰。陈克绪字易庵。文安人。嘉庆副榜。克绪此书,主于说理。正如书序所称:“博览周邵程朱诸先儒讲义,贯澈前四圣作易系易之深思。理数河洛,阐其奥秘,卦爻彖象,究其精微,变化生成,通其妙用,位

  • 桂东县志

    二十卷,首一卷。刘华邦修,郭歧勋等纂。刘华邦,江西泰和人,进士,曾任桂东县知县。郭歧勋,邑人。桂东县志,创修于明洪武年间。永乐、万历复两修之。然皆残佚无考。迄于清,康熙十一年,田国辅首修,乾隆二十三年

  • 南园诗钞

    十卷。清尤世求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世求字会修。尤侗之孙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官南充知县。本集分《金台草》一卷,《冰壶草》二卷,《湛华草》一卷,《怀新草》二卷,《沁雪草》二卷,《逢辰草》一卷,

  • 观沧阁藏魏齐造像记

    一卷。清代王潜刚(生卒年不详)编。《观沧阁藏魏齐造像记》一书,收北魏时造像共有四通,即:北魏长庆寺造舍利塔并记,王苌造像并造像记;李禄造像并造像记,比丘僧东朗造像记。收东魏时造像共有四通,即:金明心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