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痎疟论

痎疟论

一卷 明卢之颐(1598-1664)撰。卢之颐字子由,又子繇,一字繇生,号芦中人,一号晋公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其父卢复精通医学,颇有医名,兼通佛学。卢氏自幼得家传,又多得名师传授,曾向王绍隆学习仲景医书,从陈芝先学习《薛氏医案》,所以青年时即精于方药,著《金匮要略摸象》。二十八岁时,遵其父遗嘱,阐发本草,以其父所著的《本草纲目博议》为基础,历时十八年,撰成《本草乘雅》。卢氏敏悟过人,学有根柢。邑志载:复著《纲目博议》有椒菊共性之疑不能决,后得之颐之论方定。顺治三年(1646),明鲁王以海尚在山阴,之颐谒见,授职方郎。后归故里,两目俱瞽,犹成《摩索金匮》、《伤寒金疏钞》、《医难析疑》。约三十万字,名《遗香堂七录》行世。此外还有《学古诊则》。卢氏一生勤于著述,从小又学佛学,故其书中多兼谈禅理。明亡后曾跟随南明朝廷至福建,事败后归里,愤懑而死。此书为卢氏本《内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之旨,结合后世论疟及个人体验,详述痎疟因证,于虚实寒热四者最为详尽。足可发明《素问》中“疟论”、“刺疟法”诸篇微意。认为疟属阳,痎属阴,日作者属阳,闲日闲数日作者属阴,温、寒、瘅、牝皆可归为疟履痎。其用方多取王肯堂《证治准绳》。其余所列诸方,十分简切恰当。虽此书仅一卷,然其治疟之法尽收其内。此书对诸疟之常证、变证之证治,逐条辨析,论述精详,于临床颇有裨益。书后附《疟疏方》一卷,选方三十八首,于方药炮制叙述尤详。有乾隆三十二年(1767)宝笏楼刻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补阙肘后百一方

    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

  • 宋高宗真草孝经

    (石刻本)宋高宗御书。绍兴十四年(1144)刻石。先是绍兴十三年御书诸经,有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左传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无《孝经》。至十四年七月,诏诸州以御书《孝经》刊石。今

  • 射洪县志

    十八卷首一卷,清陈廷钰、张复修、聂盟等纂。陈廷钰,曾任射洪县知县。张复,曾任射洪县知县。聂盟,教谕。射洪县志创自明县令李公森、郭子声。康熙中,唐石郊因郭志残编勒为成书。乾隆年间县令沈佳亭重修,然其间不

  • 留余草堂丛书

    十一种,六十四卷。清刘承干编。刘承干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编者认为清中叶以后,学术方面扬汉学而抑宋学,故虽考据之学大盛,仍不免有世风日颓的征兆,有感于此,于是以劝世为宗旨,编此丛书,多收有关理学的著作。

  • 名世类苑

    十六卷。明凌迪知(约1571年前后在世)撰。凌迪知,字乌哲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官至兵部员外郎。凌迪知著述甚丰,有《左国腴词》、《太史华句》等多部。《名世类苑》是一部记叙从洪武到嘉靖共

  • 大乘义章

    二十卷。隋代释慧远撰。慧远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义记》辞条。《大乘义章》原有五聚,二百四十九科,分为十四卷,现存本只有四聚,二百二十门,分为二十卷。本书主要内容是:一、教聚,二、义法聚,三、染法聚

  •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

    见《证类本草》。

  • 沙州地志

    一卷。该志首尾残缺,不著撰人姓名,据莫高窟条称,至今大汉乾珮二年(949),而知此书作于五代时后汉隐帝乾珮二年。该书较《沙州都督府图经》与《敦煌录》均为简略,文辞也不及二书优美,且传写多误。如玉女泉误

  • 扶桑阁诗集

    十四卷。明朱尔迈(1632-1693)撰。尔迈,字人远,号日观,浙江海宁人。隐居于海宁龙山,后入都,馆合肥邸第,以疾南还。此编为刘钟甫校刊,卷各为集。尔迈好游玩,擅长作诗,与名人唱和归后必有诗成帙。在

  • 蕉声馆全集

    三十四卷。清朱为弼(1747-1817)撰。为弼,字右甫,号茮堂。安徽休宁人。嘉庆进士,由主事擢御史。累官至漕运总督。为官清廉,有政绩。林则徐比之于清端。时漕政积坏,为弼剔弊兴漕,行之称便。为弼公余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