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皇清经解续编

皇清经解续编

一千四百三十卷。清王先谦(1842-1918)编刊。先谦字益吾,号葵园,湖南长沙人,同治四年进士,历任编修、侍讲、侍读、国子监祭酒、江苏学政等官。所著有《东华续录》、《荀子集解》、《汉书补注》、《庄子集解》《后汉书集解》及《元史拾补》等书。此编首有先谦序,又有设局刊刻经解及经解刊成两奏,例仿阮元《皇清经解》。所收作者一百一十一人,书二百零九部。其中顾炎武、毛奇龄、万斯大、阎若璩、胡渭、江永、惠栋、庄存与、翟灏、相匡衷、任大椿、孔广森、刘台拱、王念孙、张惠言、刘逢禄、陈寿祺、焦循、江藩、宋翔凤、胡培翚、冯登府诸人所著书,已为阮氏《皇清经解》原刊及续刊所采,先谦则拾其所遗。原奏称“苏省尤人文荟萃之区,檄学官于儒门旧族留心搜访,时有采获”云云,但编中只张成孙《说文谐声谱》、柳兴恩《穀梁大义述》、成蓉镜《尚书历谱》、《禹贡班义述》等数种以稿本雕木,寥寥无几。按王氏续辑此编时,曾以目例与李慈铭相商。据《越缦堂日记》所举,茹敦和《周易二闾记》、《周易小义》,宋鉴《尚书考辨》,邵瑛《左传刘氏规杜持平》,雷鐏《古经服纬》,夏燮《五服释例》,雷学淇《介庵经说》,胡绍勋《四书拾遗》,王煦《小尔雅疏》、《说文五翼》,桂文灿《群经补正》等,今皆不见于此编。茹、邵二氏之书,别刊于《南菁丛书》中。李慈铭想要删除的有,洪北江《左传诂》,宋确山《周礼故书疏证》、《仪礼故书疏证》,邵位西《礼经通论》,戴子高《论语注》。今唯不见戴书,洪氏、宋氏、邵氏之书俱在。又李慈铭有《复陈蓉曙书》,与他商量此《经解续编》中当删去之书和变换书中次第等问题。只是不载原书,所以他所说的应该删去的书和该变换的次第,与今刊本是否相同,亦不得而知。由此也可断言,此编并不完全符合当时学者的意见。有光绪南菁书院刊本、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属辞比事记

    四卷。清毛奇龄(详见《仲氏易》)撰。毛氏认为“属辞”是“史文之散漶者宜合属也”,“比事”是“史官所载之事畔乱参错而当为之比以类也”。既反对汉儒所谓“属合辞令,比次战伐”之说,亦不赞成后儒所谓“辞有褒讥

  • 江南经略

    八卷。明郑若曾撰。若曾有《筹海图编》十三卷,已著录。是编为江南倭患而作,兼及防御土寇之事。卷首有郑氏《原序》一篇,叙本书述作之缘由。“三吴者,朝廷之重地也,留都(案明以南京为留都)门户在焉,国家财赋先

  • 周易洞林

    无卷数。辑佚书,晋郭璞撰,有多种辑本。郭璞字景纯,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县)人,官至尚书郎,精于卜筮,尝撰前、后筮验六十余事,名为《洞林》。其事见于《晋书》本传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,《洞林》原为三卷。《

  • 铁冶志

    二卷。明傅浚撰。傅浚字汝源,南安(今属福建厦门)人,明宏治己未(1499年)进士,官至工部郎中。明武宗正德癸酉(1513年),傅浚负责督理遵化(今属河北省)铁厂,后写成此书。本志共有二十三目,包括“建

  • 懿安事略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人贺宿撰。贺宿,字天士,江苏丹阳人,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。《懿安事略》记顺治十七年(1660)时,贺宿至京师,遇明时太监王永寿,问及懿安张皇后事,王永寿将李自成入京后张皇后自缢,任贵妃盛装

  • 二刻醒世恒言

    二十四回。题心远主人编次,芾斋主人评。心远主人真实姓名不详,尚有小说《十二峰》,已佚。前有雍正丙午(1726)清和下浣溟螺芾斋主人序,可证书成于清雍正年间。序称:“箧中有《醒世恒言二集》,……余不敢秘

  • 四书因问

    六卷。明吕楠(1479-1542)撰。吕楠字仲木,号泾野,人称泾野先生,明代理学家,陕西高陵人。正德三年(1508)进士第一。曾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。其学以穷理实践为主,集关学之大成。著有《四书因问》

  • 凰求凤

    清李渔撰。其生平见《闲情偶寄》条。此剧写主人公吕曜,字哉生,金陵人,少年乡荐,才貌并绝。青楼女子皆倾心他,少年时就奉《感应篇》读之,力守色戒。独与妓女许仙友善。许仙貌美能诗,爱曜特甚,发誓要嫁给吕曜。

  • 中枢政考

    三十一卷。鄂尔泰等奉敕撰。鄂尔泰,已见前条。是书成于乾隆六年(1741),进呈于乾隆七年。计有八旗则例十五卷,绿旗则例十六卷。八旗、绿旗均有职制、公式、户役、仓库、田宅、军政、邮驿、关津、盗贼、杂犯等

  • 姑苏志

    六十卷。林世远修,王鏊纂。世远,广东四会县人,弘治十五年,以监察御史升任苏州知府。鏊字济之,吴县人。成化时乡会殿试皆第一,连中三元,历官至国史副总裁、吏部右侍郎。告归后知府林世远礼聘为府志总纂。姑苏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