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监利县志

监利县志

①十一卷,首一卷,清潘世标纂。潘世标,字翰苑,恩贡,官四川资中县知县。监利县志,唐宋以前无闻,县志创修于明正统间邑人斐文僖。文僖以文章气节闻名,超识卓见,惜其书不传。历百余年,至万历二年(1574)邑侯李纯朴延邑人李桃续,其书也佚。顺治六年(1649)蔺完琓莅任,悯邑乘久缺,延潘世标分编汇辑,历三年始克成篇。《监利县志》顺治九年刻本。共十二卷,首列图考,分方舆、营建、秩祀、赋役、职官、宦迹、选举、人物、节烈、方技、艺文。此志中除职官、选举、人物分目外,余无子目,间有加论断者,体裁不一,序述也甚简略。《水经注》记汉水东历天井,系江陵县属,而此志方舆内引作天井院,殊属舛误。此志论江汉分合,称县号泽国,水宗江汉,全县人民,关系巨大,论堤防为:县地处卑下,以堤为命,无堤何以保土,无土何以养民,扼要之言也足不朽。此志于明末乱后,县遭兵火,旧典失亡,搜罗残帙,及时修辑,一县文献,得以不坠,其功不可没。② 十卷,清郭徽祚修,易言翼、刘鸿诰等纂。易言翼,字十庵,顺治贡生,官刑部郎。刘鸿诰,康熙十八年(1679)进士,官贵州永宁知州。按监利县志共四修,明代二志已不传。清初一修于顺治九年(1652),至康熙四十一年(1702)相距二十年,是时知县郭徽祚、易言翼等,或司采访,或司编辑,因旧增新,以成此编。《监利县志》康熙四十一年(1702)修,抄本。此志纲中各有子目,次第甚为谨严。陆清献的志灵寿称,关邪崇正,为政之大防,故佛老寺观皆不敢载,此志营建志内不列寺观,与灵寿志关邪崇正之旨不谋而合。该县地卑湿,江襄夹流,此志对于堤坊水利,仅于方舆志山水中稍提及,则重虚文而忽实际。此志纲举目张,订讹补缺,较旧志完善。③ 十二卷,首一卷,清徐兆英、林瑞枝修,王柏心纂。王柏心,字子寿,道光二十四年(1844)进士,官刑部主事。王柏心三楚人士,能文章,尤深史地之学,撰有《宜昌府志》,汉阳、黄冈、东湖当阳等县志,皆当时所推重。监利县志,自康熙四十一年(1702)重修后,迄同治十一年(1872),历百余年未有续修。此志为邑人朱昆游克钦所纂次,王柏心贯两家以成。《监利县志》同治十一年刻本。此志纲中有目,诠次论定,条分缕析。其中江防一门,为创立。王柏心于河渠沟洫,讲求有素,曾著《导江三议》,能计其大而规划远,于县中水利,尤其致意。监利县境,壤居卑下,外环大江,田庐人民托命于堤,每年有修筑堤防之役,竭手足罄资。此志于江防志内详述江堤形势,治堤方略及历年决塞,征修章程、江防界分,江堤弓口及旧堤各名使为政者,知责任攸归,不敢苟且从事。但县北襄河,为患也重,却将襄河分支源委,列于方舆志山川内,其襄水支流形势,仅附江防志后,则重江防而轻河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词旨畅

    二卷。清胡元仪(生卒年未详)撰。胡元仪生平事迹见《毛诗谱》辞目。本书阐发陆辅之《词旨》之微意,故曰《词旨畅》。因篇幅增多,故析为上下二卷。辅之受学于乐笑翁。元仪以《词源》申证陆说,最为有法,原列属对警

  • 高阳太傅孙文正公年谱

    一卷。明孙铨辑、孙奇逢订正。孙铨明末保定高阳(今属河北)人,为谱主之子。谱主孙承宗(1563-1638),字稚绳,万历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后为魏忠贤党排挤去职。崇祯二年(1629年)清兵入大安口,明廷

  • 长宁县志

    十二卷,清曹秉让修,杨庚纂。曹秉让,曾任长宁县知县。杨庚,江安人,博学多才。长宁县志,旧有明嘉靖间县令吴师朱所纂钞本,经兵燹散佚无存。清康熙间,叙郡志中有长宁县志一卷,乃因旧志略加增损,又一百二十年而

  • 续玄怪录

    四卷。唐李复言(约831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复言,字不详,陇西(今甘肃临洮)人,生卒年均不详,生平事迹亦难考。公元830年游巴蜀,与进士沈田相会于蓬州,因谈及一些奇事,于是续牛僧孺的《玄怪录》,取名《续

  • 左氏奇说

    一卷。汉彭汪撰,清马国翰辑。彭汪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。《经典释文叙录》云:“汝南彭汪字仲博,记先师奇说旧注。”又《春秋序正义》云:“中兴以后,陈元、郑众、贾逵、马融、延笃、彭仲博、许惠卿、服虔、颍容

  • 读白鹿洞规大义

    五卷。清代任德成撰。任德成字象元。全书把朱熹《白鹿洞规》原文各分段落列于每卷之首,并援引历代名儒的名言在各段之后,共有二百零四条,书前有作者的“读《白鹿洞规》文约”,其中列举了邵子、周子、二程子、张子

  • 还砚斋易汉学拟旨

    一卷。清赵新撰。此书用笔记体例,分条论说。对六十四卦只部分诠释。每卦之爻亦不全释,或释一二爻,或不释爻辞,只释象辞。其说以汉易为宗,所引十之八九来自虞翻。虞翻于易象不知、易理未解之处,则参用虞氏卦变爻

  • 类编历举三场文选诗义

    八卷。元刘贞仁撰。刘贞仁事迹不详,仅从卷首题名得知。据《元史·选举志》记载,元代科场考试共三场。汉人、南人的第一场是明经经疑二问,经义一道,各治一经。第二场是古赋诏诰章表。第三场是策一道。可见“诗义”

  • 杼山集

    十卷。唐皎然(约760前后在世)撰。皎然,字清昼,人称昼公、昼上人,湖州(今浙江吴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本姓谢,南朝诗人谢灵运十世孙。与灵彻、陆羽同居妙喜寺。颜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《韵海镜源》,皎然亦与

  • 名媛诗选翠楼初集

    一卷。《二集》一卷。《新集》一卷。清刘云份选订。刘云份,生平不详,字青夕,淮南人。据书前宗元鼎所写序言,可知此书当刊于野香堂康熙十二年(1673)八月。有刘云份自序文。初集选七十七人,二集选六十八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