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离骚草木疏

离骚草木疏

四卷。宋吴仁杰(生平详见《古周易论》)撰。书成于宋宁宗庆元三年(1197),正值韩侂胄专权之时。自跋称:“以芗草为忠臣,莸草为小人”,可见其虽为释屈原作品中草木,但亦有所寄托。全书正文四卷,前三卷为芳草嘉木,共四十四种。一、二卷为草本植物,三卷为木本植物。四卷为恶草,共十一种。卷末有吴氏自跋,方灿跋,鲍廷博跋。正文注释体例为:每列一草木名,先引屈原作品原文,次引王逸等各家之言,再以“仁杰按”,杂引古书及诸家语以申己见。此书突出特点:一、征引资料宏富。对每条草木,除引王逸、洪兴祖等名家之说外,尚引《山海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神农本经》、《说文解字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抱朴子》等书,往往引数十家之说。故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曰:“实能补王逸训诂所未及,以视陆玑之疏《毛诗》,罗愿之翼《尔雅》,可以方轨并驾,争骛后先,故博物者恒资焉。”二、借注释草木阐发屈原以草木喻贤愚善恶的微言大义及作者褒贬感情。吴氏释草木,都以揭示屈原所用此草木的比喻意义为出发点,以芳草喻贤善,以莸草喻愚恶,吴氏对屈原的微言大义加以逐条阐发。但吴氏又并非客观阐发,处处渗透自己的善恶观念。这首先表现在对草木的分类和编排上。全书将草木分为嘉木、芳草和莸草三部分,并将莸草作为附录,列于卷末。这种做法表明作者对嘉木、芳草的器重,对莸草的鄙视。其次在具体征引上更表明了作者的这一倾向。如释“芙蓉”条繁引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: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正面点明莲为“花之君子”。引文的内容已超出了诠释芙蓉词义的范围,极为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羡之情。三、在名物考证上,用功甚勤,另立新说,间或可采。如“艾”条,先引王逸说法:“艾,白蒿也。”吴氏广引资料加以辩驳:“《尔雅》艾,一名冰台,郭璞注,即今蒿艾也。逸以为白蒿。按艾蒿与白蒿不同。白蒿《诂》所谓蘩也,《诂》有采蘩,有采艾。《本草》有白蒿条,又别出艾叶条。《嘉祐图经》云:“艾初春布地生苗,茎类蒿,而叶背白;又云白蒿叶上有白毛,从初生至枯,白于众蒿,颇似细艾。按艾与白蒿相似耳,便以艾为白蒿,则误矣”。所论详尽,确当可信。本书亦有不足。吴氏之说,多出自《山海经》,而《山海经》一书所述多为异物灵怪,充满浓厚神话色彩,以此立论,难免失之怪诞。而且武断地称“三闾所称草木,多出于《山海经》,以《山海经》中草木来解释屈原作品中关于草木的使用含意,不免有背屈诗原旨。故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批评吴氏称“然骚人寄兴,义不一端,琼枝若木之属,固有寓言;澧兰沅芷之类,亦多即目,必举其随时抒望,触物兴怀,悉引之大荒之外,使灵均所赋,悉出伯益之书,……是以好奇之过矣。”揭示屈原借草木以寄托胸怀,时有穿凿附会之弊。此书最早版本为宋庆元六年(1200)罗田县庠刊本,北京图书馆藏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)方甘白手抄本,北京图书馆藏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《知不足斋丛书》本,浙江图书馆藏。1985年北京中华书局重排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墨子刊误

    二卷。清苏时学(生卒年不详)撰。时学字元,号父山,藤州(今广西梧州)人。此书是时学读毕沅校《墨子》一书,有所订正,编录成书。如《法俨篇》云:“莫不羊豢犬猎”,时学以“”乃“刍”“羊”两字误合一字。考《

  • 转注正义

    一卷。清李翘(其生平未详)撰。李翘浙江人。是编首列转注本于方言说。次举《方言》与《说文》说解同训者为证。次分转注之例为正变两类。正例有七:一曰训解一字相同,如“”训“”,“遝”训“”;二曰训解二字相同

  • 歧疑韵辨

    五卷。清杜蕙撰。蕙字树亩,江西南丰人。杜氏认为岐韵之字,初学之士往往迷离莫辨,遂摘取兼韵之字,一为之注释。其编次本部平通平则合详两平之义;平通仄则合详平仄互见之义;平仄数韵互见则详合数韵异同之义。训释

  • 琼山县志

    十卷。清杨宗秉纂修。杨宗秉,山西绛州人,监生,乾隆八年(1743)任琼山知县。旧志修于康熙四十三年(1704),乾隆八年(1743),杨宗秉任琼山知县,捐廉开局纂修县志。聘大埔杨赞烈同修,采访县中诸绅

  • 小山诗余

    四卷。清王时翔(1675-1744)撰。王时翔,字皋谟,一字抱翼,号小山,江苏太仓人。少与同县顾陈垿齐名。雍正初,由诸生荐授晋江知县,改政和、瓯宁二县知县,升漳州府同知。乾隆朝,官至四川成都府知府。其

  • 书经汇解

    四十六卷。明秦继宗撰。秦继宗字敬伯,湖北黄冈人,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本书凡例称:“蔡传之遵令甲也,读者安敢别立赤帜?推是传而注经,而经反因传而晦,则不得一效忠焉。”故本书作者秦继宗也欲详稽

  • 师经堂集

    十八卷。清徐文驹(约1723年前后在世)撰。徐文驹,字子文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,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。本集为文驹自编,计文十三卷,诗五卷。前有序,称其“浚伊洛之渊源,探韩欧之骨髓,沉浸浓郁,

  • 大唐六典

    三十卷。即《唐六典》,日本近卫本、广池本均作此名,三秦出版社据广池本于1991年出版影印本。

  • 诗经图史合考

    二十卷。明钟惺(1572-1624)撰。钟惺字伯敬,竟陵(今属湖北省)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,授行人,稍迁工部主事,寻改南京礼部,进郎中,擢福建提学佥事。以父丁忧归。官南都时,读史恒至丙夜,

  • 是非学体要

    三卷。美国狄考文(详见《形学备旨》)、赫先志(即赫士,详见《声学揭要》)合译。是基督教伦理学专著。全书分三卷,卷一论是非原理;卷二论遵理之善;卷三论遵命之善。从内容分类而言,前一卷讨论是非之体,即理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