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章氏遗书

章氏遗书

三十卷。《外编》十八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《校记》一卷。清章学诚(1738-1801)撰。章学诚字实斋,号少岩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清代史学家、思想家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)进士。官国子监典籍。章学诚一生家境贫困,因此,早年依就朱筠,晚年依就毕沅。先后主讲于定州定武书院、保定莲池书院、归德文正书院等,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方志。在哲学上,他认为,道是事物之客观规律,“求道”应根据事物实际考察。在史学上,认为“六经皆史”。主张治经以考证史料与发挥义理相结合,把治理引向治史。在学风上,主张治学思想应与新时代同步。论文,反对泥古,批判了当时桐城派流弊。所著《文史通义》几与唐刘知几的《史通》并称史学理论名著;所著《史籍考》,拟尽收史籍目凡例、总目达三百二十五卷,但书未成。曾主编《湖北通志》。现存遗稿数十篇,可推知其省志框架。另著有《戴重事录》、《实斋文集》等。《章氏遗书》前六卷为《文史通义》内篇,卷七至卷九为《文史通义》外篇。内篇包括从易书诗礼开始,通义经解、继尔原道、原学、博约、言公、史德、史释、史注、天喻和师说等;外篇除史学论述之外,尚包括例议、撰著、书后、篇后、赠答、论书、家书、杂说等。卷十至十二为《校雠通义》内篇;卷十三为《校雠通义》外篇,其内容包括九篇校雠学理论论述外,尚有九篇关于《汉志》校雠文章和二十一篇书后叙例;卷十四至卷十五为《方志略例》,内容包括九篇纂修方志理论文章、十一篇方志序文,志后和亳州天门等县志例议;卷十六至卷二十三为《文集》,内容包括公祠记、祠堂碑、洪山寺碑、公墓碑、墓志铭、墓表、家传、别传、列传、祭文、题记、题辞等;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七为《湖北通志检存稿》。内容包括《湖北通志》之序文、凡例、目录、叙例和传记等。卷二十八至二十九为《外集》,内容为前者之补遗;卷三十为《湖北通志未成稿》,内容包括理学、文苑、忠义、孝友、孝义、艺术、烈女、仙释八篇文稿。《章氏遗书外篇》包括《信摭》、《乙卯杂记》、《丙辰杂记》、《知非日札》、《阅书随杂》各一卷,《永清县志》十卷,和州志三卷。另有《补遗》、《校记》、《附录》各一卷,列于书末。此书现存为十七种本(足本),另有七种本、三种本、三种本、二种本和单刻本。此书有民国十一年(1922)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、民国二十五年(1936)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和1982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涑水记闻

    十六卷。宋司马光(详见《易说》)撰。此书杂录宋代旧事,起于宋太祖,迄于神宗,每条之下皆注其述之人,故名《记闻》,据传本书为司马光编纂《资治通鉴后记》收集的材料,故其中多记朝廷军政大事,而间涉琐事逸闻。

  • 归愚词

    一卷。宋葛立芳(?-1164)撰。葛立芳字常之,丹阳(今属江苏)人,徙吴兴(今浙江湖州)。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)进士。官至吏部侍郎。宋人之中,父子以填词名家者为晏殊、晏几道,其后即葛立方与其父葛胜

  • 龙川词

    一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宋陈亮(1143-1194)撰。陈亮原名汝能,字同甫,后改名亮,又改名同,学者称为龙川先生,婺州永康(今浙江永康)人。绍熙进士。光宗时授签书建康府判官,未赴任卒,谥文毅。在语言、文

  • 春秋穀梁传说

    一卷。汉刘向(详见《周易刘氏义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据《汉书·刘向传》,汉宣帝时初立《穀梁春秋》博士,征刘向去学习《穀梁传》,十余年而大明。少子刘歆好古文《春秋左氏传》,刘向无法反驳,但仍坚持其《穀梁》

  • 陈副使诗

    一卷。宋陈洎(约1041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洎字亚之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陈洎为陈师道之祖,皇祐中官至三司盐铁副使。洎工诗,有诗集一卷。此集仅诗12首,金侃跋语称“陆绳仲从宋人墨迹卷录出。

  • 春秋正旨

    一卷。高拱(1512-1578)撰。高拱字肃卿,新郑(今属河南)人,明代政治家。嘉靖进士,累官文渊阁大学士。徐阶引入内阁,负气专横,为舆论所迫,乞归。隆庆时复入阁,官至中极殿大学士,内阁首辅,益专横。

  • 牧斋有学集

    五十卷。清钱谦益(1582-1664)著。钱谦益,字爱之,号牧斋,常熟(今属江苏)人。学者称虞山先生。生平详见《初学集》。是书收录钱氏从顺治二年(1645)至康熙二年(1663)十八年间所作之诗文,凡

  • 弘光日录

    见《弘光实录钞》。

  • 杜律意笺

    二卷 明颜廷榘撰。颜廷榘,字范卿,福建永春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九江府通判,终岷府左长史。是编取杜甫七言律诗一百五十一首,先用疏释,次加证引,名曰意笺。取以意逆志之义。其讥伪虞注之草草,持论良是。然核其所

  • 傅恭堂祭仪未定稿

    二卷。清潘德舆(1785-1839)撰。德舆,字四农,一字彦辅,江苏山阳(今江苏省今淮安县)人。道光八年(1828)举人。博学工文章,其学以克己有耻为归,尤喜治经术。客游京师时,名甚显,后主讲阜宁观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