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算法全能集

算法全能集

二卷。元贾亨(生卒年不详)撰。贾亨,字季通,湖南长沙人,《永乐大典》记为贾通。《算法全能集》共二卷二十子目一百二十六问,是元明之际口诀化数学的代表作,著作和刊刻年月不详。其总目有总说五项:钱、粮、端匹、斤秤、田亩,常用法共二十项,卷上:(一)因法,(二)加法,(三)乘法,(四)减法,(五)归法,(六)归除,(七)求一,(八)商除,(九)异乘同除,(十)就物抽分。卷下:(十一)差分,(十二)和合差分,(十三)端疋,(十四)斤秤,(十五)堆垛,(十六)盘量仓窖,(十七)丈量田亩,(十八)修筑,(十九)约分,(二十)开平方。书中问题皆为日常生活中四则运算与一般应用题,比较浅显。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歌诀形式给出各种算法,通俗易懂,便于记忆。例如因法歌诀为:“九因之法甚分明,合数常将记在心,下十过身前一位,如今只就本身寻”。减法为:“除法不问百千余,算者都将一弃诸,只使余零作除数,法中须要定身除。”归除的歌诀为:“唯有归除法更奇,将身归了次除之,有归若是无除数,起一回将元数施。或值本归归不得,撞归之法莫教迟,若还认得中间法,算者并无差一厘”。这是贾亨将朱世杰的“无除还头位”和丁巨的“撞归法”结合在一起而得到的。除了上述四则运算歌诀外,还有许多实用商业或测量歌诀。如斤秤曰:“铢求斤两要相登,二四明为一两称,三八四除斤便是,两斤求此则相乘。斤如求两身加六,减六留身两见斤,斤两较时无别诀,法中唯以五除增。”在十六节“盘量仓窖”中歌更加详细,先是说明:古斛法以二尺五寸为一石,今斛法或有过与不及,算者宜加减用之。其歌曰:“方仓长用阔相乘,堆与圆仓周自行,各再以高乘见积,唯圆十二一中分。尖堆法用三十六,倚壁须分十八停,内角取时如九一,外角三九积分明。若还方窖兼圆窖,上下周方各自乘,乘了另将上乘下,并三为一再乘深,如三而一为方积,三十六兮圆积成。斛法却将除见数,一升一合不差争。”全书语言通俗,内容浅近,是为民间数学教育用书,起到了普及数学的作用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算法全能集》与元末另一本算书《详明算法》体例内容十分相似,有的歌诀一字不差。李俨在《十三、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》中作了比较。《算法全能集》版本为《玄览堂丛书》第三集第二十九册载有全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溪诗集

    七卷。明徐楚编,李高续辑。徐楚,号青溪,浙江淳安人,生卒年不详。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。李高字抑中,云南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至严州府通判。青溪在淳安境,即新安江。徐楚生于此地,因采前人题咏编为一集,成于嘉靖

  • 牧令书辑要

    十卷。清徐栋编,徐栋,安肃人,道光二年(1822)恩科进士,曾任陕西兴安府、西安府知府,后在工部任职。本书就是他在工部任职时编辑的。本书首列同治七年(1868)穆宗应江西巡抚丁日昌奏请而将此书颁发各地

  • 史记抄

    九十一卷,补遗十二卷,首一卷。明茅坤编辑。茅坤(1512-1601年),字顺甫,号鹿门,归安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,嘉靖十七年(1538年)进士,善古文,著有《白华楼藏稿》、《玉芝山房稿》等,生平事迹详

  • 望江南词

    一卷。清来秀(生卒年未详)撰。来秀字俊,姓伍尧氏,国子监祭酒法式善孙,官至知府。有《扫叶亭集》。此其杂集别行之本。所作《望江南词》四十阕,专咏都门景物。盖亦竹枝词、打油歌之类,记俚事以俏语出之。有“都

  • 群雅集

    十二卷。清李振裕(生平详见《白石山房稿》)编。此集乃振裕督学江南时选录诸生诗、赋、杂文等汇刻成集。共十二卷。而目录则作四卷。第一卷之中又分为四子卷,第二卷之中分为二子卷;第三、四卷之中又各分为三子卷。

  • 尚书约注

    四卷。清任启运撰。任启运字翼圣,荆溪(今江苏宜兴)人,雍正十一年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官。任氏学兼汉、宋之长,且无所偏依。本书到光绪年间,由其族孙任筱沅以抄本付梓。此书先列目录于卷首,每篇之下,都注明

  • 嵩阳集

    无卷数。明刘绘(1505-1573)撰。刘绘,字子素,一字少质,光州(今河南潢川县)人。嘉靖十四年(1535)进士。官至重庆知府。刘绘工诗文,好击剑,能挽六石弓。著有《嵩阳集》。是集以赋、诗、书、疏,

  • 佩觿

    三卷。宋郭忠恕(?-977)撰。忠恕字恕先,又字国宝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初仕汉为从事,仕周为博士,归宋后仍为博士,官至国子监主簿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),批评时政被贬流登州,行至齐州临邑卒。工书善画

  • 宝山县续志

    十七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民国张允高修,钱淦、袁希涛纂。张允高,字藻翔,直隶丰润人,附生,清宣统四年(1812)知宝山县事。钱淦,字印藉,邑人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举人,三十年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

  • 五代史记纂误

    三卷。宋吴缜(详见《新唐书纠谬》撰。《五代史记纂误》主要是采摘欧阳修的《五代史》中有误或简陋不当之处,一一为之考补纠正。如《周太祖纪》“甲辰”,应当是“甲申”,有的是修改旧文首尾失检或脱落之处。《五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