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练兵实纪

练兵实纪

九卷。杂集六卷。明戚继光撰。《明史》本传载,隆庆二年(1568)至五年(1571)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、昌平、保定三镇练兵事。此书乃载其练兵实效,与《纪效新书》有同有异。同者,练兵之原则。异者,情势也。一为东南沿海抗倭作,一为北地备边而作。清人钱熙祚《练兵实纪跋》谓二书同异参半,“盖倭寇乌合之众,得其节制,易于歼除;备边则劲敌当前,非百倍精严,未易言守。事情既别,方略亦殊,故言之尤详且慎。”钱氏之言至确。此书卷首有《凡例》十五则,述“分给教习次第”。卷一、练伍法,计四十三条。言骑兵、步兵、车兵、辎兵的伍法训练。卷二、练胆气,计四十三条。即辩真操、循士情、公赏罚、号军令、分军饷、恤病伤等等,教育官兵忠心爱国,遵守军纪、团结友爱等内容。卷三、练耳目,计十六条。言明旗、鼓等各种军事指挥信号。卷四、练手足,计二十条。言训练士卒武艺事。卷五、练营阵,计十八条。卷六、行营,计十八条。卷七、野营,计二十九条。卷八、战约,计三十条。皆言营阵操练之法。卷九、练将,计二十六条。从多方面论述“练兵之要,先在练将”之重要性及具体要求。《杂集》六卷。一至二卷为储练通论。卷三为将官到任宝鉴。卷四登坛口授,自注云:系副总兵李超、胡守仁述。大凡皆正集的进一步论述、发挥。卷五军器解,述各种兵器的研制、维护,火器的性能、使用等,并附有图解。卷六、车步骑营阵,言车、步、骑各兵种结营阵、攻敌之法,附有图说。此书因作于《纪效新书》后,所述练兵、用兵原则方法更为完整系统,为后世言兵者推重,流传也极广,清开四库馆,戚氏二书全被收入,可见一端。此书版本极多,现存明刊有万历二十五年(1597)邢玠刻本,藏南京图书馆。明天启二年(1622)刻本,南京图书馆、安徽省图书馆均有收藏。军事科学院藏多种清刊本。此书也收入多种丛书中,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墨海金壶》本、《敏果斋七种》本、《守山阁丛书》本、《瓶华书屋丛书》本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新近本有《四库兵家类丛书》(第三册)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歧路灯

    清李海观(1707-1790)撰。李海观字孔堂,号绿园,河南宝丰县人。他出身于农村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,三十岁时中乾隆元年恩科举人。但在中举之后,科名上并不顺利,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共逢三次会试,皆落第,继

  • 庞眉生集

    十六卷。明于慎思(约1587前后在世)撰。于慎思,字无妄,号航隐。山东省东河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之弟。亦工诗文。著有《庞眉生集》。是集凡十六卷,诗七卷,杂文八卷,乐府一卷。其诗文皆有纵

  • 庄子集释

    一卷。清郭庆藩(详见《说文经字正义》)撰。前人注解《庄子》者,多达数十家,各家注本各有所长,各有所短。郭庆藩作《庄子集释》,博采诸家之长。于正文之下,先引郭象注,次引成玄英疏,再用陆德明音义。而他自己

  • 满汉字盛京等处标注战迹舆图

    二十五幅,上谕诗序一幅。清舒赫德等撰。舒赫德(1710-1777),清满洲正白旗人,舒穆鲁氏,字伯容,别字明亭。清雍正时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,乾隆间历任御史、尚书等职,三十八年(1773)晋升武英殿大学

  • 高邮州志

    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杨宜仑原修本,清冯馨增修,夏味堂等增纂。冯馨,浙江嘉兴县人。吏员,嘉庆十三年(1808)任高邮知州,十六年离任,二十年回任。夏味堂,字鼎和,号澹人,夏之蓉孙,高邮人。乾隆三十年(17

  • 邃怀堂全集五种

    三十四卷。清袁翼(生卒年不详)撰。袁翼,字谷廉,上海宝山人。道光年间举人,屡试不第,遂以知县,历署峡江、安福、弋阳诸县事,所到之处必先询问人民疾苦,兴革利弊,卒于任所。著有《邃怀堂文集》四卷,骈体文六

  • 石钟山志

    八卷。明王恕编。案当时有二王恕。一为三原(今陕西咸阳)人,明史有传。一即此王恕,江西湖口人。景泰五年(1454)进士。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湖口有上下石钟山,即苏轼作记者。王恕以其为邑之名

  • 喁于馆诗草

    一卷。清丁毓瑛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丁毓瑛,字蕴如,江苏宜兴人。丁俊卿之女。左白玉(1820-1856)(字小莲)之孙媳。汪雪芬之子常熟言敦源之妻。清代诗人。世代书香,是清代一门三代能诗者,在闺阁中作为佳

  • 古文辑略

    清曹本荣(详见《奏议稽询》)编。此集为古文选集。集中所收篇章均按体分类,每体之前又都附有文体明辨一条。然因收文颇广,故下列所分子目,冗琐特甚,舛误之处尤多。有的文类选篇又太少。且对所载之文颇多删削,尤

  • 研山斋墨迹集览

    一卷。清孙承泽(生平见《尚书集解》)撰。此书前有小序,即《庚子销夏记》之序。其文也与《庚子销夏记》同,只是前后次序有异,应是《庚子销夏记》的手稿。书中又附元人破临安所得《宋书画目》一卷,前面也有孙承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