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句说

经句说

二十二卷。清吴英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英字简舟,江苏吴县(今苏州市)人,诸生,生平不详。本书初次刊刻,只有四卷,继之为七卷、十卷,最后增订成二十二卷,因此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列为三条,现合为一条。卷首有自序两篇,前序时间为嘉庆乙亥,后序时间是嘉庆戊寅,当时本书尚未刊竣。本书用力颇勤,采摭颇广,不仅对古籍多所征引,而且对顾炎武、陈启源、吕留良、马骕、钱时、惠栋、毛奇龄、戴震、徐文靖、阎若璩、臧琳、方苞、冯景、翟濯、梁玉绳、汪中、钱塘、王鸣盛等的著作,都曾加以称引。所说不分经而以人分类,大体上是就经文中的某一句或数句,征引群说,而不分汉宋,有时独抒己见,往往见解新颖。如说伯夷、叔齐饿死首阳山下之事,认为汤、武革命,孔子称为“顺乎天而应乎人”,伯夷、叔齐不应有叩马而谏和不食周粟之事。而且武王伐纣之时,可能伯夷、叔齐已经死了。《孟子》说:“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,闻文王作,兴曰:‘盍归乎来,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’”这里说的“闻文王作”,一定是在文王行政初盛之年,其时夷、齐已称大老,又怎能等到武王伐纣时还在人世呢?又考证孤竹国在辽西,夏商时属冀州,首阳山在蒲州,是古代蒲坂,也属冀州,当夷、齐让国而逃,是从西北来到东南,未离冀州,所说挨饿,是在未听说西伯善养老之前。而疏却说,让位至周,等武王伐纣后,义不食周粟因此在首阳山下采薇而食,终于饿死。不想一想从丰邑到蒲坂,路途千里,又哪里是老人枵腹能至?此说发前人之所未发,令人大快。其他持论,也大都斟酌不苟。只是有时好引宋儒陈说作无谓之辨,稍显不知体要,又每每以自己的见解论证是非,有时未免空无依傍,自为论断。本书有嘉庆十五年四卷本,竹石轩自刻十卷本,嘉庆二十二卷本,璜川吴氏经学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增注

    六卷。清张汝捷撰。张汝捷桂阳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书为作者穷一生精力研究周易的成果。书中只取晋王弼、宋程子、明来知德三家易注,增补其义,但对他们的优缺点没有阐发。故论者认为此书“虽所补不无繁而可删,华而寡

  • 三吴杂志

    一卷。明潘之恒辑。潘之恒(?-1621)字景升,自署天都山史,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明代文学家,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,撰有《叙曲》、《吴剧》、《曲派》,诗集《涉江集》。清《四库总目》存目,有震泽编,明蔡升

  • 坦园六种曲

    清杨思寿(1835-1891)撰。杨思寿,字鹤俦,号蓬海、朋海、蓬道人,湖南长沙人。官至候补知府。他博学多才,兼工诗、词、曲、骈文,著述甚多,有《坦园丛书》十四种。《坦园六种曲》收传奇《姽婳封》、《桂

  • 春秋小学

    八卷。清庄有可(详见《周官指掌》)撰。该书主要解释《春秋》字义。作者将《春秋》与《说文解字》进行对照,将《说文解字》中见于《春秋》的字作为正文,不见于《春秋》的字作为附文,进行考释。他在自序中批评许慎

  • 诸经纬遗

    一卷。清刘学宠辑。刘学宠,生平事迹不详。《诸经纬遗》全取之于元末明初的陶九成(守仪)《说郛·卷五》一书,共收四十篇:《易川灵图》《易通卦验》《尚书璇玑钤》《尚书帝命朝》《尚书考灵耀》《尚书中候》《诗含

  • 玉岑山慧因寺志

    十二卷。清李翥编辑。慧因寺,为东南大刹,创建于后唐天成二年(927),吴越王钱镠时,马鸣之教,流入东土。第五传至晋水,疏释华严经义。高丽国王子僧义天,慕名前来乞为弟子,晋水示寂。高丽国进贡二座金塔。时

  • 快心编

    初集五卷十回、二集五卷十回、三集六卷十二回。题“天花才子编辑”、“四桥居士评点”,作者约为清代康熙、乾隆年间人,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。也有人认为他就是天花藏主人(详见《平山冷燕》),但证据不足。书分三集

  • 郑许字义异同评

    二卷。胡元玉撰。卷首有胡元玉的自序。自序认为:“世人习见郑驳《五经异义》,辄于郑、许遗说,强求其异。岂知笺毛驳许,固自同情,许实先师,郑非异党,未可以门户相别,因取郑笺注说字义者,证以《说文》,通其所

  • 唐宋八大家文钞

    十九卷。清张伯行(1651-1725)编辑。张伯行,字孝先,号敬庵,一号恕斋。仪封(今河南兰考县)人。康熙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。康熙曾称其操守为天下第一清官,专治程朱理学,汇刻《正谊堂丛书》,著有《困学

  • 沧洲集

    十卷。《续集》二卷。明张泰(1436-1480)撰。张泰,字亨父,号沧洲,太仓(今江苏太仓县)人。明天顺八年(1464)进士,选庶吉士,授检讨,累官至翰林院修撰。是明成化间著名诗人。泰为人恬淡,独喜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