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史百家简编

经史百家简编

二卷。清曾国藩(1811-1872)选编。曾国藩,原名子城,字伯涵,号涤生,湖南湘乡人。道光进士,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,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。有《经史百家杂钞》。《经史百家简编》是曾国藩在编辑《经史百家杂钞》一书的基础上,择其精妙之文(共四十八篇)纂辑而成。此书参照姚氏编辑《古文辞类纂》将古文辞分为十三类的做法,将古文献别为三门十一类:简述门(包括论著类、词赋类、序跋类)、告语门(诏令类、奏议类、书牍类、哀祭类)、记载门(传志类、叙记类、典志类、杂记类)。与姚氏分类法相比,曾氏所分古文献之法不仅更为精简,还新增入书牍、典志二类,更趋合理。因该书“所论次采辑史传稍多,故云《经史百家简编》”(《自序》)。该书最早成书于咸丰十年(1861),现存同治十三年(1874)传忠书局刻本,光绪十三年(1887)蒋氏求实斋刻本、光绪十四年(1888)鸿文书局铅印本《曾文正公全集》,以及求实斋丛书之一《曾文正公全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守城录

    四卷。南宋陈规、汤璹撰。陈规(1072-1141),字元则,密州安丘(今属山东)人。据《宋史》本传记载:靖康末,金人入侵。时规为安陆令,以勤王兵赴汴京,至蔡州,道梗而还。会剧寇攻德安府(今湖北安陆),

  • 卮辞

    见《华川卮辞》。

  • 春秋阐旨

    二卷。清蔡遴元撰。遴元,浯溪(今湖南祁阳)人。该书是作者研究《春秋》之作,主要阐发《春秋》中的“微言大义”及孔子“笔削之旨”。有清乾隆辛亥(1791)刊本。

  • 左传人名辨异

    三卷。清程廷祚(详见《大易择言》)撰。廷祚潜心经学,著有《大易择言》三十六卷,《春秋识小录》九卷。此书是《春秋识小录》之一(另两种是《春秋职官考略》三卷、《春秋地名辨异》三卷)。编首有廷祚自序。体例是

  • 金华子

    二卷。南唐刘崇远撰。生卒年不详。刘崇远本河南人,唐末避黄巢起义,徙居江南。仕南唐为文林郎、大理司直。自号金华子,因以名书。此书《郡斋读书志》题《金华子》,又题《刘氏杂编》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题《金华子新

  • 家礼辑览

    十卷。图说 一卷。朝鲜金长生撰。金长生字希元,号沙溪,光州人,生卒年未详。金氏精于礼学,著有《经书辨疑》八卷、《“近思录”释意》一卷、《疑礼问解》八卷、《书疏杂录》等行世。金长生对朱子《家礼》用功多年

  • 异字苑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清任大椿辑。是书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均未著录,惟唐初著述有引用之者,亦未云何时何人撰,有卷几何。《玉篇》引之云:“,食也。”《广韵》引之云:“箍

  • 兰石词

    一卷。清董佑诚(1791-1823)著。董佑诚初名曾臣,字方立,江苏阳湖人,嘉靖举人,少喜文章,后肆力于律历数理与地名物之学,著有《董方立甲乙集》。董氏幼时即弃词赋之学,“于词尤不常作”(《序》),但

  • 午溪集

    十卷。元陈镒撰。镒字伯铢。丽水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曾为松阳教授,后筑室午溪上,故以午溪名其集。卷首题前进士曲阜孔阳编撰,前进士青田刘基校正。有黄溍、张翥、孙炎等人序。翥序称其学于外舅周衡,炎序

  • 周易二闾记

    三卷。亦称《重订周易二闾记》,清茹敦和撰。敦和字逊来,号三樵,浙江绍兴人,乾隆进士,官至德安厅同知。茹氏邃于经学,尤善于《易》,所著易学凡十一种,而以《周易二闾记》最精。此书玩辞考象,设为二人问答之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