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学历史

经学历史

不分卷。清皮锡瑞(详见《经学通论》)撰。此书较系统地阐述了经学发展的历史。分为“经学开辟时代”、“经学流传时代”、“经学昌明时代”、“经学极盛时代”、“经学中衰时代”、“经学分立时代”、“经学统一时代”、“经学变古时代”、“经学积衰时代”、“经学复盛时代”共十个阶段。其划分虽未必准确,但毕竟勾勒出大致轮廓。在每一时代中都有论说,其中不乏卓见。如谓经传当分别,不得以传记概称为经。又谓治经必宗汉学,而汉学也有区别:前汉今文说,专明大义微言;后汉杂古文,多详章句训诂,两者均不能满足学者之心。于是宋儒起而言义理,这就是汉宋经学分立的原因。其说甚是。又谓汉学所以有用,在精不在博,欲通经致用,先求大义微言。而章句训诂之学,正如刘歆所讥,是分文析义,烦言碎辞,学者疲老尚不能究其一艺,其难易得失可知。古文经学出自刘歆,而古文训诂之流弊又先为刘歆所讥,则后世支离破碎之学,必为刘歆所不取。此说亦颇为中肯。此书也有偏颇之言。如以为象《小夏侯》之类的书,皆不当立学。今《小夏侯》之书久已亡佚,《大夏侯》一书,讥其破碎也无实据,则当废当立何以定之?这是皮锡瑞轻议古人之病。《经学历史》有光绪间《师伏堂丛书》本、《皮氏经学丛书》本,商务印书馆1929年出版的《万有文库》本,以及中华书局1959年、1981年据《万有文库》本出版的单行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惠氏读说文记

    十五卷。清惠栋(1697-1758)撰。惠栋字定宇,号松厓,元和(今江苏吴县)人。清代经学家,乾嘉学派吴派的奠基人,钱大昕论其学曰:“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,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,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。

  • 笃叙堂诗集

    五卷。清许友(约1674前后在世)等撰。本书为侯官(今属福建)许氏家集。所录作者七人,集八种。许豸(字玉史),明崇祯四年(1631)进士,官至浙江提学副使,有《春及堂遗稿》;许友(字有介,号瓯香,豸子

  • 上帝板板,下民卒瘅。出话不然,为犹不远。靡圣管管。不实于亶。犹之未远,是用大谏。天之方难,无然宪宪。天之言蹶,无然泄泄。辞之辑矣,民之洽矣。辞之怿矣,忆之莫矣。我虽异事,及尔同僚。我即尔谋,听我嚣嚣。

  • 孝经谊诂

    一卷。马其昶(1855-1930)撰。马其昶字通伯,晚号抱润翁,安徽桐城人。参与纂修《清史稿》,著有《抱润轩文集》、《毛诗学》等。是书为马其昶所撰《三经谊诂》之一,自序谓“孝经为圣人已乱之书”,用以“

  • 赖古堂集

    二十四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清周亮工(1612-1672)撰。周亮工,字元亮,一字缄斋,号栎园。河南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。生于金陵(今江苏南京)。举崇祯十三年(1640年)进士。初任潍县知县,行取浙江道试

  • 情天宝鉴

    见《情史》。

  • 万青阁全集

    八卷。赵吉士(1628-1706)撰。赵吉士,字天羽,号恒天、寄园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顺治八年(1651)举人。康熙七年(1668)任山西交城知县。后以功擢户部主事。吉士善诗文,常招聚一时名俊游宴

  • 平定朔漠方略

    四十八卷。清温达等撰。温达(?-1715),费莫氏,满洲镶黄旗人。初为笔帖式,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。康熙时期,居住在天山北路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封建主噶尔丹,依恃其日益强大的势力,并吞了厄鲁特四部。康

  • 酬物难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其立名本之韩非“说难”,皆以阐明心学为旨。其首篇末云:“迹其意之所来,道其往之所止,明通而通,力极而极,势驻以驻,详于参伍之变,因于性情之宜。以此七语,别为七篇,

  • 楚辞听直

    八卷。《楚辞合论》一卷。明黄文焕(详见《诗经考》)撰。此书包括《楚辞听直》、《楚辞合论》两部分。《听直》作于狱中,其命名取屈原《九章·惜诵》“命咎繇使听直”之语,以寄托自己冤屈不平的感慨。卷首有黄氏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