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群经平议

群经平议

三十五卷。清俞樾撰。俞樾生平见“广雅释诂疏证拾遗”。在清末训诂之学衰微时期,能坚守壁垒,保持朴学作风,继续乾嘉大师余绪,作出贡献的学者,公推俞氏及孙诒让二公。俞氏著述宏富,总汇为《春在堂全书》,凡四百九十卷。其中关乎语言文字之学者,以《群经平议》、《诸子平议》、《古书疑义举例》为代表。俞氏治学崇尚王氏父子,《群经平议》仿照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体例,所平议者为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大戴礼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穀梁传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尔雅》,凡十五种。是书大要在考订群书讹舛,审定字义,发明通假,正其句读,于特殊文法和修辞现象亦有所阐发。俞氏继承王氏父子传统,以古音求古义,不限形体,故是书多有精意,为学者所服膺。于王氏之所遗漏失误之处,尚能拾遗补苴,订讹辨误,钩沉索隐,曲而能中。然俞氏求新太过,往往缺少足够根据即摒弃故训创发新解,武断之处时或有之,其治学不如王氏父子谨严。清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》云:“阅俞荫甫《群经平议》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诸条,其书涵泳经文,务抉难词疑义,而以文从字顺求之,盖本高邮王氏家法,故不主故训,惟求达诂;亦往往失于武断,或意过其通,转涉支离。然多识古义,持论有本,证引疏通,时有创获,同时学者,未能或之先也。”《群经平议》收在《春在堂全书》中。光绪十五年(1889年)《春在堂全书》重定刻本凡一百八十八种、四百九十卷。另有光绪十四年(1888年)南菁书院所刊《清经解续编》本等。中华书局印本通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纂言

    十二卷。元吴澄(1249-1333)撰。吴澄字幼清,号草庐,崇仁(今属江西抚州)人。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。至元中,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,起澄至京师。至大元年(1308年),召为国子监丞,升司业。英宗

  • 荔枝通谱

    十六卷。明邓庆采撰。邓庆采,字道协,福州(福建福州市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荔枝通谱》一书。是书是将诸家《荔枝谱》编成为一部书,因此题名为《荔枝通谱》。书中收蔡襄《荔枝谱》一卷,徐《荔枝谱》七

  • 春秋绎义

    十四卷。清王曜南撰。曜南字灿文,安徽婺源(今属江西省)人。贡生。敦行嗜学,殚心经义,综核汉唐以来注疏,及宋五子书,剖析异同,数十年不辍。著有《礼书条考》、《乐律条考》、《诗经集义》、《毛诗采要》、《禹

  • 别本四书名物考

    二十四卷。明陈禹谟撰,牛斗星、钱受益补订。陈禹谟事详《经籍异同》条。钱受益字谦之,明天启五年(1625)进士。牛斗星字杓司,明杭州(今杭州)人。陈氏《四书名物考》二十卷已辑入《经言枝指》,有明万历原刊

  • 尚书集传或问

    二卷。宋陈大猷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其字、号均不传,两浙路东阳(今属浙江省)人。绍定二年(1229)进士,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,事迹不详。大猷论《尧典》“敬”字条下,首举“心之精神谓之圣”,其学盖出于杨简。

  • 金华先民传

    十卷。明应廷育(生卒不详)撰。应廷育,字仁卿,永康(今浙江省永康县)人,明嘉靖二年(1523)进士,官至按察司佥事。《金华先民传》搜罗金华自汉到明正德年间历代人物,各为之传,分道学、名儒、名臣、忠义、

  • 元明事类抄

    四十卷。清姚之骃(生卒年不详)撰,龚骖文校,牛稔文复勘。之骃字鲁斯,钱塘(今杭州市)人。康熙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。著有《后汉书补逸》。《元明事类抄》是其摘录元明两代《西使记》、《经世大典》、《诗会小传》

  • 春秋三传异同说

    一卷。汉马融(详见《周官传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据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说,马融本来想注《左氏春秋》,后见到贾逵、郑众注,说:“贾君精而不博,郑君博而不精。既精既博,吾何加焉!”于是只著《三传异同说》,并注

  • 经传小记续

    一卷。清刘宝楠撰。刘氏有《经传小记》三卷,此卷乃系后续。凡《诗》一条,《周礼》一条,《仪礼》六条,《礼记》二十条,《尔雅》十六条,《大戴礼》七条,此外则《韩诗外传》、《说苑》、《新序》各数条。纠订讹误

  • 可经堂集

    十二卷。明徐石麒(1578-1645)撰。徐石麒,初名文治,字宝摩,号虞求。浙江嘉兴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。官至吏部尚书,乾隆年间赐谥忠懿。著有《可经堂集》。该集凡十二卷。共分十五类,包括疏、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