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老子化胡经残存

老子化胡经残存

二卷。唐佚名撰。关于老子化胡的传说,始于汉魏之际,晋以后又逐渐形成定论,特别是《老子西升经》等书的出现和传播,更使人相信有老子西去过关化胡之说。释道两家,各自出于不同的目的,也都承认此说,但两家所述不同,释教称老子为佛弟子,道教称佛主释迦牟尼为老子弟子,其说皆不足信。所谓老子作《化胡经》之说,都是后人依托。据南朝齐梁时僧祐《出三藏记集》、慧皎《高僧传》都言及帛法祖(帛远)与道士王浮辩论之事,并说王浮乃作《老子化胡经》以证谤佛法。又据僧佑《弘明集》,也常称引《化胡经》之说。隋代《众经目录》卷二,始著录《正化内外经》二卷,其注称“一作《老子化胡经》”。由此知隋以前有《老子化胡经》传本,为二卷。唐以后经录相承继而不变,元以后失传。清代有一名叫伯希和的法国人来中国,从敦煌石室中得《老子化胡经残卷》二卷,罗振玉据此书印入《敦煌石室遗书》中,于是使千年之佚的古籍得以重新面世。据隋以前经目所载《化胡经》为二卷,而此残存之书为卷一、卷十,说明此书当为十卷,与宋以后中国国内所得《化胡经》及日本藤原佐世《见在书目》所载相合,而与隋以前所记不符,说明此书非王浮所撰原书。据今本所述老子化胡所到有大食、天竺等四十余国,而这些国家多为隋唐以后始通中国,所以后世学者疑“残卷”本为增益王浮之书而成。又据佛教所传老子化胡之事与今本所记多不相符,佛教所传老子化胡为佛弟子,而今本无此说,所以学者认定此书可能是隋唐道家相传旧本。又据今残本《老子化胡经》卷一标题为《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》第一,其卷十标题为《老子化胡经玄口》第十。又据法国人伯希和所拿的敦煌目录三四〇四号还有《老子化胡经受道卷》第八,因而学者推知此为原书十卷本所含,又推知十卷本可能是每卷另有标题,而所谓《老子西升经》则是此书的第一卷。据学者考证,法国巴黎藏本卷首魏明帝序中有许多字残缺,而英国人斯坦因所得敦煌卷子中也有《老子化胡经》卷一,其序文可补巴黎藏本之缺。现存《道藏》中所载宋谢守灏《混元圣纪》卷五引《魏明帝制老子化胡经赞文》也是此书序,可与之合校。以上种种,说明《老子化胡经残卷》,为唐代道流所为。此书重出,深受尊崇老子化胡说者之推重,因而引起了研究中国佛道论争史的学者们之关注,使沉默已久的一大历史公案,也重上论坛。现存《敦煌石室遗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孟子拾遗

    一卷。清胡清瑞(详见《论语赘说》)撰。是书大抵皆斥程朱的名尊孔子而实背孔子,取郑注及本书以相申发阐明,谓:“以经诂经,或冀谬不千里耳。”以为《孟子》一书于汉唐时只是传不是经,盖儒者徒托空谈,与《诗》、

  • 复堂易贯

    无卷数。清于大鲲撰。大鲲字南溟,号复堂,直隶(今河北)河间人,乾隆间岁贡生。李达天作序谓此书“不列图象,不牵伏互,不胶先人,不列成说,推陈出新,独寻真面,缀属成文,期于言简意赅,贯通经义而止。”此书摒

  • 春秋演孔图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汉学堂丛书》)辑。该书是《春秋纬》之一,又名《春秋纬演孔图》,系为推演孔子之事而作。书中叙述孔子因获麟而作《春秋》,九月书成,端门受命,天降血书,中有作图制法之状,故名《演孔图》

  • 诗叶考

    八卷。清陈天道(生卒年不详)撰。天道字锡我,清河(今江苏清江市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天道据朱熹反切之说、《钦定诗经传说汇纂》叶韵之说及《佩文韵府》,参考司马温公《指掌图》,再用《康熙字典》校正,作《诗叶

  • 邢台县志

    ①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刘蒸雯修,李纂。刘蒸雯,山西平阳府洪洞人,曾任邢台县知县。邢台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年间,清康熙年间续修。乾隆三年(1738)刘蒸雯任知县后,于乾隆六年设局修志,历五月而书成。其标目过于

  • 少司徒王公传

    一卷。明郭正城(1554-1612)撰。正城字美命,号明龙,江夏(今湖北武汉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。此书为明王重光(1502-1558)传记。重光字廷宣,号泺川,山东新城(今桓台)人。嘉靖进士,

  • 罘罳草堂诗集

    四卷。清隆观易(约1837-1878)撰。隆观易,字无誉,湖南宁乡人。未入仕途。其父为当地豪强所中伤至死,他避仇深山达二、三十年之久,穷困潦倒,每日与二三相知、不涉世事者作诗以排遣幽忧。后知遇同乡人廖

  • 纪事约言

    二卷,清夏勤墉撰。夏勤墉,字阳孟,江阴(今属江苏)人,县学生员。《纪事约言》一书是其取袁枢、陈邦瞻的《纪事本末》,自春秋后迄宋代,按其年代顺序将历史事件逐条编排而成,其中也有他的一些论断。此书将治河与

  • 铁琴铜剑楼书影

    四卷。《铁琴铜剑楼宋金元书》影识语 四卷。清瞿启甲编。瞿启甲(1873-1940),字良士,江苏常熟人,铁琴铜剑楼第四代主人。自幼受家学薰陶,藏书甚勤,曾兴建常熟县公立图书馆。书影共收录宋金元刊本二百

  • 杨氏塾训

    六卷。明杨兆坊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兆坊,字思说,杭州(今地名同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六卷,分门编次,自居家至交友、服官,每类各引经史成语以为法式。盖为家塾童蒙之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