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虎丘山志

虎丘山志

①四卷。明文肇祉撰。文肇祉,字基圣,江苏人,文徵明之孙。《虎丘山志》明刻本,共四卷。分为十门。本志第一。泉石第二。庙宇第三。草木第四。流衍第五。人物第六。灵栖第七。释流第八。见闻第九。文辞第十。兹篇记虎丘山甚详。其谓小吴轩,在虎丘山寺东南角,飞驾出岩处,又谓小吴轩亦称小吴会,古人云其地天开图画,称过吴而不登虎丘俗也,登虎丘而不登小吴轩,犹不登也。夫小吴轩,今已废,吴人犹于寺之东南,榜小吴轩三字,可想见其盛时之情景也。兹篇所载诗词,自陈张正见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起,至元周驰止,不载明人,是亦具有别裁。② 十卷。清顾湄撰。顾湄,字伊人,江苏太仓人。虎丘有专志,始于明初王宾,然已残缺不全。其后,文肇祉重修,有传本。松陵周安期三修,则未能刊行于世。顾湄,以旧志多谬误,故又撰此书。《虎丘山志》传钞本,共十卷。卷首首列康熙十五年(1676)徐乾学序。次列巡幸恭纪,下署候补通判旧登封县知县张埙敬识。次万岁楼图,下署候选训导金之矿敬识。其下为山志正文。兹篇虽本三家旧本,实删芜剔秽,面貌一新。优于旧志者有以下几方面。其一,物产。兹篇唯特产者方书之,尤详虎丘茶。旧志所载多项,都无关紧要,一概删之。其二,人物。旧志颇多泛滥。今则苟非史乘可考者,悉删之。其三,高僧。旧志或但书名号,不为立传,失之过简;或一人铭传并存,失之过繁。今则细加参核,事迹在山中则详,它处则略。其四,正旧误处甚多。如辨刘梦得诗《生公讲堂》,谓当在金陵,与虎丘无涉。则非仅匡旧志之失,亦足正前人之承讹。③ 二十四卷。清顾诒禄撰。顾诒禄,江苏长州人。虎丘山旧有志,然只载虎丘事。顾诒禄以名胜虽属虎丘,而词人学士,游春送别,必在山塘,且坊局祠墓,罗列山塘,故山塘之景,势不可略。故又撰是书。《虎丘山志》乾隆三十二年(1767)刻本,共二十四卷。首旧序、山图,次巡幸,次宸翰,次山水、建置,次古迹、寺宇,次瀑桥,次祠墓坊局,次人物、流寓,次高僧、仙鬼,次杂志、物产,次碑刻、题名,次艺文。旧志题咏记序,分注于山水建置之下,显得重复割裂。今则特编艺文十二卷,先诗后文。诗以时代为先后,文以门类为次序。条理远较旧志明晰。然其仍有欠缺处。如所辑山塘诸胜中,元善继三世血书《华严经》十一卷,存于虎丘半塘龙寿山房,竟阙之,殊不可解。而虎阜题名,如淳祐辛亥四明程振父、谆祐癸卯长乐潘持等于崖上刻石题名,皆未收载,不免为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瑞翁集

    一卷。明林春泽(1480-1583)撰。林春泽字德敷,侯官(今福州市)人。正德九年(1514)进士。官至平番府知府。年104岁。卒于神宗万历十一年,有司为建“人瑞坊”,故以“人瑞翁”名其集。原本十二卷

  • 宋九朝编年备要

    三十卷。南宋陈均(1174-1244)撰。均字平甫,号纯斋、云岩。福州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曾为太学生,后力学不仕,潜心著述。著有《宋九朝编年备要》、《中兴编年举要备要》。该书原名《皇朝编年纲目备要》,

  • 易悟

    六卷。清刘方旸撰。方旸字芸庄,零陵(今湖南零陵县)人,乾隆时拔贡。方旸读《易》遇有疑义,将卦画及经传大义比类参照,以求其义例,常发前人所未发。《湖南通志·人物志》称其通经学,尤善于易,一爻一象不解,思

  • 彭茗斋集

    七种,二十三卷,附《明诗钞》九卷。明末清初彭孙贻(生卒年不详)撰。彭孙贻字仲谋,海盐(今属浙江)人。年少时即以博学名噪一时。清兵南下,其父彭期生殉难,彭孙贻求父尸骨,颇为时人称道。入清后不问仕途,寄情

  • 洞灵真经注

    见《亢仓子注》。

  • 江邻几杂志

    见《嘉祐杂志》。

  • 尊颉堂帖

    四卷。清刘飞(生卒年不详)集,傅山书。刘飞,字雪崖。该帖未著摹刻年月,但据帖前张石舟之题跋,知其时代当在道光、咸丰间。该帖所选傅山书迹,篆隶真草皆有。包慎伯对此帖颇示不满,认为傅山书多缭绕、偏软之笔;

  • 鹤山笔录

    一卷。旧题南宋魏了翁(1178-1237)撰。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《周易要义》。此书卷末有悔馀老人跋,称“竹坨自粤游回,钞鹤山笔录一卷见示,予意必陈腐满纸,漫不省也。近因笺注苏诗,试取检阅,则见辨核纪录

  • 周易旧注

    十二卷。清徐鼒著。徐鼒字彝舟,号亦才,江苏六合人。道光进士,官至福宁知府。作者治易以汉学为宗。认为王弼、韩康伯、程颐、朱熹虽纯驳不一,但都轻象数而重义理,不合易之本旨。于是作者取明何楷、清惠栋、张惠言

  • 格致余论

    一卷。元朱震亨(1281-1358)撰。朱震亨字彦修,金华(今属浙江)人。世居丹溪,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。朱氏因母病学医,初拜许文懿为师,继从师于罗知悌。得刘守真之传,自幼好学,三十岁时攻读《素问》。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