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衡斋算学

衡斋算学

七册。清汪莱(1768-1813)撰。汪莱字孝婴,号衡斋,安徽歙县人。他自幼家贫,但酷爱学习,年十五,补府学生员,二十岁后,读书于吴县(今苏州)葑门外。在学术上颇受学者江永、戴震影响,他力通经史百家及推步历算之术,著有《衡斋算学》七册,殁后其门人夏燮收集遗稿刻成《衡斋遗书》九卷即:《覆载通几》、《参两算经》、《乐律逢源》、《考定磬氏倨句令鼓旁线中悬而悬居线右解》、《校正九章算术及戴氏订讹》、《今有录》各一卷和《衡斋文集》三卷。1796年汪莱为演推五大行星“伏见”问题著《弧三角形》,即《衡斋算学》第一册,他在此册中系统讨论了球面三角形有无解的条件。对任意球面三角形,已知两边及一角或两角一边的求解,各列出了二十六种情形讨论;对球面直角三角形,讨论了九种有解的情形并给出了具体解法。第二册撰于1798年,论勾股形,讨论了已知勾股相乘积与勾弦和常有二解的情况。1798年秋第三册完成,专论已知一弧的通弦求五分之一弧的通弦。1799年撰第四册讨论球面三角形只有一解的条件,共得定理四十条,他说:“弧三角之算,穷形困难,设形亦难”。对于已知球面斜三角形边角六元素中任意三个,求其余元素,他分六种情形讨论:已知三边,已知三角,已知二角及夹边,已知二边及夹角,已知两边及对角,已知两角及对边。汪莱在第、四册中对球面三角形有无解所作的系统讨论,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1801年汪莱去扬州馆秦恩复家,研究了秦九韶正负开方术和冶的天元术,撰第五册专论解代数方程。他列举了二十四个二次方程和七十二个三次方程的例子,讨论其正根的数目,得出二次方程可能有一或两个正根,三次方程可能有一——三个正根,与方程各项系数正负号之间的关系。无正根则不予讨论。他认为只有一个正根的方程,其根的数值是确定的,是“可知”的;多于一个正根方程的答数不唯一,是“不可知”的。而秦的《数书九章》和李冶《测圆海镜》中对高次方程不加分析的取某一根数为答数是片面的。他还发现了三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。1801年,汪莱将第五册寄给焦循,焦与李锐共同审核,李锐将汪的结果推广到了高次方程,得出三条结论。同年汪莱又撰论已知一弧的通弦求其三分之一弧的通弦,连同李锐《第五册算书跋》,自己对李锐三条的意见和焦循《第五册算术记》合刻为第六册。1805年撰第七册进一步钻研代数方程论,阐明:如果高次方程可以分解为几个低次方程,则这几个低次方程的正根即是该高次方程的正根。这在当时中算方程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创见。值得指出的是,第四册中《递兼数理》论述的组合数性质与计算公式,在中算史上亦是空前的。汪莱的成果虽晚于西方,但全凭他独立钻研,不为宋元名家结论束缚,开辟了清代方程论研究的新方向。该书二卷本有1798年巴树珏刊首卷本;六卷本有1801年汪延麟刊六卷本,1897年贵池刘世珩《继庵丛刻》红印本;《衡斋算学》七卷本有1854年夏燮鄱阳县署刊本,1834年《遗书合刻》本,1892年汪廷栋重刊《算学遗书合刻本》,《嘉树堂六九书榭》刊本,《聚学轩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花梦

    二卷。清龙燮(1700-?)撰。龙燮,字二为,又字理侯,号改庵,又号雷岸、石栖,望江(今属安徽省)人。聪敏早慧,但久困科场。乾隆四年(1739),应博学鸿词科,以第四十八名取中,授翰林院检讨,参与校正

  • 战国人才言行录

    十卷。明秦瀹撰。瀹为无锡(今属江苏)人,生卒仕履均不详。该书成书于隆庆年间(1567-1572),主要分类编次战国时代著名人物的言行事迹,自魏文侯起,至荆轲止,共149人。书中内容皆钞录《战国策》和《

  • 韩集点勘

    四卷。清陈景云(1670-1747)撰。陈景云字少章,吴县(今属江苏省)人,散文作家、学者。少时苦读苦学,以博闻强记著称。十九岁就读于何焯门下,后来成为何氏的高足。曾应京兆试,落选后留寓藩邸,设馆教书

  • 六经正误

    六卷。宋毛居正(生卒年不详)撰。居正字谊父(因字通,或作“义甫”)衢州江山(今属浙江省)人。其父毛晃,曾著《增注礼部韵略》、《禹贡指南》等书。居正继承家学,钻研六书。嘉定十六年,诏国子监刊正经籍,被聘

  • 中铨

    六卷。明汪应蛟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汪应蛟字潜夫,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万历进士,历任南京兵部主事、南京兵部尚书等职。为人亮贞有守,视国如家。著有《古今彝语》等书。此书为作者的讲学之语,起于万历十五年(15

  • 书集传音释

    六卷。元邹季友撰。邹季友字晋昭,江西鄱阳人,生卒年不详。本书对于南宋蔡沈的《书集传》有匡正疏证之功,明正统年间曾刊行。卷首附有书图、说书纲领、书序,内容较为完备。明代洪武年间,刘三吾等修《书传会选》主

  • 大唐创业起居注

    三卷 唐温大雅撰。温大雅,字彦宠,并州祁人,官礼部尚书,封黎国公。此书唐志、宋志皆作三卷,惟《文献通考》作五卷。此本上卷记起义旗至发引四十八日之事;中卷记自太原至京城一百二十六日之事;下卷记起摄政至即

  • 读易汉学私记

    一卷。清陈寿熊撰。惠栋曾著《易汉学》,论述汉儒说易源流,但作者认为惠氏著作于汉学源流方面虽略具规模,但考证实疏。于是作此书以补正之。比如惠氏认为朱子解释《周易参同契》中的“二用”即用九用六是错误的,而

  • 邵阳县志

    ①四十九卷,首一卷,清唐凤德修,黄崇光等纂。唐凤德,字梧庄,河南邓州人,曾任辰州粮捕和邵阳县知县。黄崇光,字歉山,安化人,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和宝庆府学教授。《邵阳县志》嘉庆二十五年(1820)刻本,共四

  • 周官总义职方氏注

    一卷。宋易祓撰。易祓另有《周易总义》,已著录。宋赵希弁《读书附志》载易氏《周官总义》三十卷,且云许仪序刻于衡阳,此本今不传。清乾隆时四库馆臣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裒合《天官》、《春官》、《秋官》、《考工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