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游补
十六回。明董说(1620-1686)撰。董说字若雨,明亡后为僧,更名南潜,号月函,浙江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他和反清志士有联系,曾参加复社,系复社主将张溥的学生,也曾从黄道周学《易》。据《乾隆乌程县志》记载。他“少补弟子员,长工古文词,江左名士争相倾倒”,他学识渊博,“天文象数、经史文字、医学历法、音律诗歌、佛老之学,无不精求。”一生著述极多,如《易发》、《七国史》、《丰草庵杂著》等多达百余种,可惜流传下来的仅有几部。在他的著述中,最有价值并使之成名的,便是二十一岁时撰写的《西游补》。《西游补》是一部想象瑰丽、风格独特的神魔小说,全书共十六回。所谓“补”,是欲插入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一回与六十二回之间,实则作者写小说的意图有明显的现实意义,并不是为补《西游记》而作。小说主要叙述孙悟空“三调芭蕉扇”后,被鲭鱼精所迷,渐入梦境,在虚幻的世界中,见到了古今之事,忽化美女,忽化阎王,变化莫测,最后在虚空主人的呼唤下始醒悟过来。作者借孙悟空等形象和幻象情节,刻画种种社会世相,以委婉而尖锐的笔调揭露和嘲讽现实。小说贬斥了醉生梦死、奢侈享乐的“风流天子”生活;描绘了热衷功名富贵的封建士子的种种丑态;概括了科举制度下失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;对于那些变节投降、置国家人民命运于不顾的官僚深恶痛绝,“阎罗王审秦桧”描写最为生动。虽为神话小说,但颇具现实主义精神。小说艺术上想象丰富,造境新奇,语言生动,讽刺辛辣,并具有幽默诙谐的特色。作品否定人生的“虚空作主人,物我皆为客”的佛教虚无观念是其糟粕,其版本有明崇祯间刊本、空青室刊大字本、清光绪年间申报馆排印本等。1955年文学古籍刊社据崇祯刊本影印出版。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崇祯本标点整理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