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诗经比义述

诗经比义述

八卷。清戋千仞(生卒年不详)撰。千仞字涵斋,江苏金匮(今江苏无锡)人。古人曰,诗有六义:风、雅、颂、赋、比、兴。风雅颂以音乐分诗为三类,赋比兴为诗经写作手法。朱熹曰:“赋者,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;比者,以彼物比此物也;兴者,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”。是说颇能分辨赋、比、兴。然细究之,三者终难判然而分,赋含比意、兴含比意者颇多,故前儒说诗亦有举比以通赋与兴者。要之,比者,实诗之义府也。是编博采众说,推阐比义,以为比与赋、比与兴多有可通者,虽非独创新见,而解说颇多可取处。此书有乾隆五十七年(1792)嘉德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氏母训

    一卷。明温璜(1585-1645)录。璜初名以介,字于石,号石公,后改今名,字宝忠。乌程(今浙江省吴兴县)人。崇祯十六年进士,官徽州府推官。璜于顺治二年起兵,与金声相应,以拒清军。历四月,城破,手刃其

  • 梯青集

    清项大德(约1692-1735)撰。项大德字立上,汉阳(今湖北省汉阳)人。大德割股疗母,不愈,因哀而卒,是集有赋二十七首,词四十一首。今观其集,词赋皆平衍,无甚特色。盖其功候未深,骨格未能成就所致。有

  • 汉西域图考

    七卷。清李光庭撰。李光庭(1812-1880)。字著道,号恢垣。番禺县(今广州市)人。少岁读书,精于史学、地理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拔贡生。咸丰元年(1851)中举人。二年(1852)成进士。官吏

  • 原诗

    四卷。清叶燮(详见《江南星野辨》)撰。是书为论诗之语。分内篇外篇,又各分上下。其内篇为诗歌理论,论述了“数千年诗之正变、盛衰之所以然”。其上卷注源流正变,即诗之历史变迁,以为“源流、本末、正变、盛衰,

  • 四书通义

    ① 二十卷。明刘剡撰。刘剡字用章,休宁(今安徽芜湖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书对倪士毅《四书辑释》加以订正,另补充了金履祥《大学疏义》、朱公迁《通旨约说》、程复心《四书章图》、史伯璿《四书管窥》、王元善《四

  • 石鼓文正误

    二卷。明陶滋(?-1536)撰。陶滋字时雨,绛州(今山西新绛县)人。正德九年(1514)进士,授行人,嘉靖初官兵部郎中。陶氏认为薛尚功、郑樵、施宿等石鼓训释颇多讹误,遂亲至太学石鼓旁,抉剔刻文,一一校

  • 明医杂著

    六卷。明王纶(约1460-1537)撰。王纶,字汝言,号节斋,慈溪(今属浙江省)人。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官至都御史,巡抚湖广,气节高尚。通经济之学,而精于医治,临证医治历有奇迹。王纶医著颇丰,

  • 易经理解

    一卷。清郜煜撰。郜煜字光庭,汝州人。雍正十一年(1733)进士,官至中书科中书。其书不解释十翼,只是六十四卦每卦撰说一篇,诠释大意,其大旨是想以义理来矫正象数的过失,以平易救穿凿之失,以切实救支离泛滥

  • 纲常懿范

    十卷。明周是修(1353-1402)撰。周是修初名德,字是修,后以字行。泰和(今江西省泰和县)人。洪武末,举明经,为霍丘训导。建文年间为衡府纪善,留京师,预翰林纂修,好荐士,陈说国家大计。燕王朱棣兵攻

  • 圣记百言

    一卷。意大利罗雅谷(?-1638)译。罗雅谷字味韶,耶稣会士,天启二年(1622)到澳门,两年后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共同到山西传教,崇祯三(1630)年因徐光启召之回北京,与传教士汤若望等共同修历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