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

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

一卷。清王念孙撰。参见《广雅疏证》。这是桂馥抄录的仅存的王氏校勘《说文解字》的稿本,前有桂馥记,后有蒋斧、许瀚两跋。稿起于“一”部止于“走”部,仅为《说文》十四篇的第一篇和第二篇之半,凡校勘百一十九条。其校勘方法是:以小徐《系传》校大徐之误,以经传与许书校大小徐之并误处。其中“元”、“墫”、“毒”、“莃”、“藸”、“葻”、“菑”“赾”诸条,与段氏《说文订》相合,其他与段氏微异。《续修四库提要》曰:“其治《说文》,盖纯以声音训诂为主。与此残稿校勘各条互相印证,若合符节。”(冯汝玠)许瀚跋曰:“虽非全璧,要为至宝。”宣统元年(1909)番禺沈宗畸将此残稿刊入《晨风阁丛书》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汜胜之遗书

    ①一卷。汉汜胜之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马国翰从《齐民要术》、《文选注》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太平御览》中辑录引文,缀而成书。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②一卷。清宋葆淳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宋葆淳,字帅初

  • 檀弓辨诬

    三卷。清夏忻(1789-1871)撰。夏忻,字欣伯,其父銮,字德音,安徽当途(在马鞍山市南部)人,道光五年(1825)举人,为官婺源教谕。居京时,曾为师于白小山总宪家,恒孝廉,有耐心,曾授《诗经注疏》

  • 尔雅一切注音

    十卷。清严可均辑。严可均(1762-1843)字景文,号铁桥,浙江乌程(今浙江吴兴县)人。清文字训诂学家。嘉庆五年(1800年)举人,道光二年(1822年)任建德教谕,后引疾归,以著书为事。学问淹博,

  • 释名补遗

    清毕沅辑。凡群书中引《释名》,而为今本《释名》所无者,悉为辑出。所辑各条为展转传钞之所漏略者。《释天》补五条,《释恣容》补二条,《释亲属》补一条,《释饮食》补一条,《释衣服》补一条,《释宫室》补二条,

  • 周易通义

    六卷。明程观生撰。观生字仲孚,安徽歙县人。流寓嘉兴。崇祯中知天下将乱,便放弃诸生,以看地之术自谋其生。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详细记载过他的事迹。但《经义考》只载其《易内三图注》三卷,注释说已散佚,而不及

  • 汉学拾遗

    一卷。清刘台拱(1751-1805)撰,刘台拱字端临,江苏宝应人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)举人。官至丹徒县学训导,嘉庆十年(1805)卒,年五十五岁。《汉学拾遗》是考证《汉书》的,书名似不够恰当。可能

  • 凤鸣后集

    十卷。明郑楷(约1424前后在世)撰。郑楷,字叔度,赐号醇翁,浦阳(今浙江浦江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除蜀王府教授,迁左长史,致仕归。著有《凤鸣后集》。是集凡十卷。首卷载近体诗数首,余皆为杂文。而无序跋之

  • 锡山宦贤考略

    三卷。清张夏(详见《杨文靖年谱》)、胡永禔合撰。胡永禔字鸿仪,与张夏同乡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本书所载自宋迄明无锡地区名宦乡贤的事迹。其中上卷记名宦,中卷记明崇祯年间诸儒,下卷记乡贤。所记人物都详其仕

  • 研山斋杂记

    四卷。著者姓氏不详。一说孙承泽著,承泽有书斋名研山,然是书多引查慎行《敬业堂诗》,王士祯《居易录》等书,二人均在承泽之后。一说承泽孙辈孙炯著,炯有《研山斋珍玩集览》一书。是书分三部,首论六书,即象形、

  • 周易古本

    一卷。明华兆登编。华兆登,江苏无锡人。该书成于万历中,系考订《周易》古本篇目之作。将《周易》卦辞和爻辞各分上下而成四篇,又以《象传》、《彖传》、《爻传》、《文言》、《系辞》、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