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文逸字附录

说文逸字附录

一卷。清郑知同撰。参见《说文浅说》。知同父郑珍尝以《说文》本有之字铉本多亡逸,因据他书所引补一百六十五字为《说文逸字》二卷。此外尚有本书写误之旁,《系传》窜衍之字,大徐误增之文,诸书所引以他籍冒许书者,因讹改而与今本不应者,今本讹改而与所引不应者,今行《韵谱》阑入俗书者,郑珍便命知同述其说撰为《附录》。知同乃据本书偏旁、大徐新增、《说文系传》、《五经文字》、《九经字样》、《汗简》、《古文四声韵》、《广韵》、《集韵》、《汉隶字原》、《龙龛手鉴》、《韵会》、《经典释文》、《孟子音义》、《古易音训》、《晋书音义》、《列子释文》、《一切经音义》、《华严经音义》、《止观辅行传》、《颜氏家训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史记索隐》、《后汉书注》、《文选李注》、《楚辞补注》、《六经正误》、《尔雅翼》、《说文篆韵谱》等,凡有涉于《说文》者录之,得292字,以之别为《附录》,是因为这些字并非真正《说文》逸字。既非真正《说文》逸字,又要撰为附录,意在避免他人议其疏漏。然而当时莫友之仍认为搜辑未广,尚有遗漏。此编附于《说文逸字》之后,有《郑子尹遗书》本,《天壤阁丛书》本,《巢经巢全集》本,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剑合斋帖

    六卷。明陈钜昌辑刻,董其昌书。此帖为陈氏辑刻四种董书之一。明代以来,汇刻董氏书迹者日益增多,但往往失于鉴别,使得真伪共存一体。而陈氏与董其昌为姻亲,且所选刻书帖皆经董其昌加以鉴定,所以除董氏自刻本外,

  • 萼辉堂苏帖

    四卷。清吴一蜚(生卒年不详)辑。吴一蜚,字汉章,福建长泰人。好学能文,善满汉书,颇为时人推重,康熙二十一年中进士。该帖成于康熙甲申(1704),共四卷却未分次序,收苏书十余种,其中绝大多数属伪迹,如《

  • 引年录

    二卷。旧本题靖江朱应鼎(生平事迹均不详)撰。此书前有自序,不著时代年月。据书中引有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,说明此书作者当为明万历以后人。书中要旨,讲养生之术,所以用“引年”为名。其书分上下二卷。上卷分:天

  • 魏石经尚书残字

    一卷(玉函山房辑佚书本)。清马国翰辑。此卷亦取自《隶释》。宋皇祐中,洛阳苏望得拓本於故相王文庄家。摹刻其存字,题名为“左氏遗字”。到了清代,武进人臧琳、阳湖人孙星衍以《左传》与之相校,发现其中有《尚书

  • 下武

    下武维周,世有哲王。三后在天,王配于京。王配于京,世德作求,永言配命,成王之孚。成王之孚。下土之式。永言孝思,孝思维则。媚兹一人,应侯顺德。永言孝思,昭哉嗣服。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于万斯年,受天之祜。

  • 渐学庐丛书

    第一集十五种,七十五卷。清胡祥编。胡祥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丛书收录清代讲述边疆历史地理的著作,书前无序言,目录、编次混乱。书中所收如吴桭辰《宁古塔纪略》、沈垚《西游记金山以东释》等著作,已见于《昭代丛书》

  • 读史商语

    四卷,明王志坚(1576-1633)撰。王志坚,昆山(今属江苏)人,字弱生,又字淑士、闻修,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进士,授南京兵部主事,迁贵州提学佥事,不赴。崇祯四年(1631)再以佥事督湖广学政

  • 吴兴诗存

    四十八卷。清陆心源(生卒年不详)编。陆心源,字刚甫,一字潜园,号存斋,归安(今浙江吴兴县)人,咸丰举人,光绪间官至福建盐运使。著有《仪顾堂集》、《唐文拾遗》。据陆心源自序称:“诗可补史之不足,乃录自六

  • 金山县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龚宝琦、崔廷镛修,黄厚本等纂。崔廷镛,清光绪初年知事金山县。乾隆十六年(1751),知县常琬始创为志,道光间,邑人姚汭、钱照泰又续修之,此志为重修,成于光绪四年(1878)。卷首为凡

  • 六鉴举要

    六卷。明刘元卿(详见《大象观》条)撰。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,取《帝鉴》、《相鉴》、《言鉴》、《牧鉴》、《珰鉴》、《闺鉴》六书,各撮取其文,合为一帙,其漏略殊甚,不足以言著作。有明万历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