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旧本题唐吕从庆撰。吕从庆字世膺,大梁(今属河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从其祖伸官于金陵,黄巢攻金陵时,他走歙之堨田,后遁居旌德万山,称唐遗民,至南唐时乃卒,年九十七岁。其集《历代史志书目》皆无著录。此
十四卷。清王余祐(1615-1684)撰。王余祐,本姓宓,先世为王氏。字介祺、申之,直隶新城(今属河北)人。明诸生。少时受知于桐城左光斗,故喜谈气节,其学则师从容城孙奇逢、定兴杜越,注重经世致用之学,
三种,三卷。清周继煦撰。周继煦字春甫,江西泰和人,生卒年不详。官居贵州,与邵汉勋、郑珍、莫友芝等交往。丛书所收三种均为其撰述小品:《蕉心阁词》一卷,是周继煦的词集;《幽梦影续评》一卷,《幽梦影》为明张
绝代有色人,幽居在空谷。自云良家子,零落依草木。关中昔丧败,兄弟遭杀戮。官高何足论,不得收骨肉!世情恶衰歇,万事随转烛。夫婿轻簿儿,新人美如玉。合昏尚知时,鸳鸯不独宿。但见新人笑,那闻旧人哭!在山泉水
二卷。清鲁杰纂修。鲁杰,字卓泉,湖北江夏(今武汉武昌)人,举人,道光二十一年(1841)任沙河县令后,于公暇续纂乾隆年间杜灏所修旧志,历一年而成书。道光二十五年(1845)刻本,其编次为人物、舆地、建
十二卷。清郭嵩焘(1818~1891)著。郭嵩焘,字伯琛,号筠仙,湖南湘阴人。道光进士。曾任广东巡抚,总理衙门大臣,并首任驻英公使,后兼驻法公使。著有《养知书屋遗集》、《使西纪程》、《郭嵩焘日记》。郭
不分卷。清王汝汉修,张青莲纂。王汝汉,广州人,光绪末年任禹城县知县。张青莲,邑人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,奉饬各县邑,编纂乡土志。以备初级科之用,前任知县,更调频繁,未遑措意,而限期已迫。王汝汉乃择
二卷。清郭梦星撰。郭梦星字西恒,山东潍县人,晚清学者,以举人养亲不仕。郭梦星好读书,且随时做札记。本书对于《尚书》之今、古文不甚分别,但对于晚出的《古文尚书》也颇怀疑其伪。如郭梦星认为,《大禹谟》则是
二卷。清代程大纯撰。程大纯字汉舒,孝感(今湖北中部)人,官至黄冈县教谕。此书是作者讲学时的笔记。全书认为陆王一派学说虽有些“矫枉过正”,但与那些“口耳之学”相比,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。
三卷。明王叔承撰。王叔承,初名光允,以字行,更字承父,晚更字子幻,自号昆仑山人,江苏吴江人。生卒年不详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载王稚登传中。王叔承早弃举子业,纵游齐、鲁、燕、赵,又入闽、入楚。其在邺下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