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武府志
二十四卷,清张凤孙纂修。张凤孙,华亭(上海松江县)人,曾任邵武府知府。邵武府志传本仅有明万历韩国藩志和清康熙九年汪丽日志。其余皆散失无存。张凤孙任知府后,以韩志多讹谬而汪志则过简,又设局重修,于乾隆三十五年(1770)成此书。兹篇搜采宏富,考证亦详明。文字生动,叙述简明。以乾隆三十五年刻本为佳本。
二十四卷,清张凤孙纂修。张凤孙,华亭(上海松江县)人,曾任邵武府知府。邵武府志传本仅有明万历韩国藩志和清康熙九年汪丽日志。其余皆散失无存。张凤孙任知府后,以韩志多讹谬而汪志则过简,又设局重修,于乾隆三十五年(1770)成此书。兹篇搜采宏富,考证亦详明。文字生动,叙述简明。以乾隆三十五年刻本为佳本。
二卷。清谢均修,白星炜纂。谢均字雅斋,河北涿县人,出身监生,同治八年(1869)任灵石县知县。谢均掌灵石后,阅嘉庆旧志,觉其文崇雅,思及其志,风教攸关。然自嘉庆王志融修志,至同治八年又已六十年未续修。
一卷。清沈彤(详见《周官禄田考》)撰。此书为沈氏择取《内经》中所载人身诸骨,又参以其他书中有关内容,加以注释、辨正撰写而成。书中辨正之处颇多,如经筋篇:“足少阴之脉,循耳后上额角”,沈氏认为“额”字乃
四卷。清刘廷玑(生卒年不详)撰刘廷玑字玉衡,号在园,辽宁辽阳人,隶汉军镶红旗。康熙间由荫生累官江南淮徐道,江西按察使,《国朝诗人征略》对刘廷玑有记传。著有《葛庄分类诗抄》十四卷、《葛庄编年诗》、《在园
十六卷。清冯如京(约1665前后在世)撰。冯如京,字紫乙,一字秋水,代州(山西代县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顺治中拔贡。授永平知府。累迁广东左布政使。著有《秋水集》。是集为冯如京诗文集。凡十六卷,诗八卷,文
二十卷。荷兰人希勒格(G.Schlegel)撰。此书共分为二十卷。每卷一个国家,这二十国是:扶桑国、文身国、女国、小人国、大汉国、大人国、君子国、白民国、青丘国、黑齿国、女股国、劳民国泥离国、皆明国、
三十卷。《杂说》一卷,《书法汇表》三卷,《辨疑》二卷。清杨丕复(详见《仪礼经传通解》)撰。该书将《春秋》经文及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三传合编在一起,便于读者诵习比较。附录《杂说》一卷,辑录历
三卷。清皮锡瑞(1850-1908)撰。皮锡瑞生平事迹详见《易经通论》。皮锡瑞为学博贯经史,遍读经、史、子、集诸部之书,每有考订心得,随笔记述,以成此书,因慕西汉今文学大师伏生,署所居曰“师伏堂”,据
一卷。作者不详。此书唐宋《艺文志》俱不载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著录。书前有自撰小序,亦不题名氏。内容记唐初以至元和年间事,凡一百三十条,所载名臣言行,公卿事迹,颇为详细,多为史书所采用。但间及于诙谐谑语及
三十一卷。清邵长蘅(1673-1704)撰。邵长蘅,一名衡,字子湘,别号青门山人,江苏武进人。天性颖悟,读书目睹数行,十岁补诸生,因事除名,束发能诗,弱冠即以诗和古文辞闻名于世。康熙年间客游京师,和施
四卷。清林春溥(详见《开卷偶得》)撰。《古书拾遗》是林春溥的一部杂考之作,因古代典籍往往因故散佚,但其零章断句,尚有存者,故搜集残篇遗文,以成此书。全书主要搜集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诗》、《竹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