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修安徽通志

重修安徽通志

三百五十卷,附补遗十卷。清吴坤修等修,何绍基、杨沂孙等纂。吴坤修(1816-1872),字竹庄,江西新建人。监生,从戎积功,官至安徽布政使。好读书,喜为诗,刻有《半庙园丛书》三十种,著有《三耻斋诗集》十卷。何绍基(1799-1873),字子贞,号东洲、猿叟,道州(今湖南道县)人。道光进士,官编修,著有《惜道味斋经说》等。《安徽通志》,自道光间创修之后,中经战乱,文献之征,百不一存,通志之修,势不容缓。安徽巡抚原任安徽布政使吴坤修等乃于同治八年(1869)设局,九历寒暑,至光绪四年而全书告成,厘为三百五十卷。此志的体例是在道光志的基础上增为十一志。旧志列“皇言纪”于卷首,此则列入卷数,以补旧志科目。旧志以“列女”统于“人物”,此则以“列女”别为一志。兵事一目,所收捻军史料,搜罗宏富,尤为可贵。其凡例云:是志内容“有增损旧文,改易引证,考订讹误,补缀遗忘、悉援诸史乘之类或分注以明所本、或按以存所疑,均附入各卷中”。书中增入咸、同间的记载,是安徽省的一部最系统、最完备的通志。有稿本、清光绪四年(1878)刻本、清光绪七年(1881)冯焯校补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仲氏易

    十三卷。清毛奇龄(1623-1716)撰。奇龄又名甡,字大可,号秋晴,又称初晴,又因郡望称西河。浙江萧山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,授检讨。起初,奇龄之兄锡龄精通《周易》,但未著书

  • 春秋左传会要

    四卷。清李调元(详见《易古文》)撰。调元藏书极富,涉猎颇广,自经史百家、音韵小学都有所撰述。此书共四卷,列举《左传》的要点,进行阐发,有独到的见解。他对《左传》史实,分条加以考据评论,往往发前人之未发

  • 校正四书逸笺

    六卷。清程大中撰,曾钊校。钊字勉士,广东南海人。是书系应城程大中撰,四库已著录。称其援据详明,唯疵其束带诸条,尚多漏引,梦周公一语,所引又涉泛滥。是书通行本有三,一是于光华的增订杂录本,名《四书识遗》

  • 齐河县乡土志

    不分卷。编者不详。光绪末年,西洋学术文化,输入中国,清朝廷停科举,设学堂,于各县设立小学,授历史、舆地及科学等。惟仓卒设教,无良善课本,乃命各县,仿志例作乡土志,须简明精审,为历史、舆地之参考。《齐河

  • 易象授蒙

    一卷。清胡翔瀛撰。翔瀛字峄阳,山东即墨人。康熙时贡生。此书由作者自序,胡氏认为周易六十四卦皆与日常生活相关,是修己治人之道。此书是为家塾训蒙之书,仅取六十四象以示易学之门径,文中间或附有其于洛闽之地的

  • 论语浅解

    四卷。清乔松年(1814-1875)撰。松年字健侯,号鹤侪,徐沟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进士。官至东河总督。著有《藦萝亭札记》等。松年长于经世之才,故其说重经世致用。是书用浅显语句解释《论语》,故名

  • 礼部集

    二十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吴师道(1283-1344)撰。吴师道,字正传。婺州兰溪(今属浙江)人。此集原名《兰溪山房类稿》,因师道致仕后授奉议大夫礼部郎中,故易今名。共诗九卷,文十一卷。师道早年受学于金

  • 春秋五行灾异卦气属比考

    一卷。清王铭西(详见《春秋属比考例》)撰。该书原本散佚,民国二十三年(1934)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获原稿于书肆。据《毗陵文录》载陆鼎翰撰《王君愚溪家传》,称铭西专力于经,服膺庄存与、刘逢禄两家之学,自

  • 醉月轩吟草

    二卷。清陆慧撰。陆慧,生卒年不详,字茞香,浙江海昌人,陈金鉴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此书前有其子“陈其谦于民国十五(1926)刊行排印本”字样,书前有陆宏翰所作序言及其孙陆玉声、徐公修、姚淇淦等所写题词。书末

  • 魏三体石经遗字考

    (嘉庆十一年金陵刻本)。清孙星衍(1753-1818)撰。星衍字伯渊,一字渊如,号季述,又号芳茂山人。清阳湖(今江苏武进县)人,著名训诂学家。曾任山东按察使、布政使,官至山东督粮道。精研经史文字音韵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