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雅雨堂丛书

雅雨堂丛书

十三种,一百三十八卷。清卢见曾编辑。卢见曾字抱经,号雅雨,山东德州(今山东省德州市)人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,曾官两淮盐运使。其为人爱才好客,四方名士咸集幕下,极一时之盛。曾刊刻《金石三例》,著有《出塞集》。本书汇辑宋元旧刊,十三种为:唐李鼎祚《李氏易传》附唐陆德明《周易音义》、汉郑玄《郑氏周易》、清惠栋《周易爻辰图》、汉郑玄《郑司农集》、汉郑玄《周易乾凿度》、汉伏胜《尚书大传》附补遗续补遗考异、北周卢辩《大戴礼记注》、汉高诱注《战国策》、唐颜师古《匡谬正俗》、南汉王定保《摭言》、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、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》、宋庞元英《文昌杂录》。每种书前有编者卢见曾自序,后附当时名家如钱谦益、朱彝尊、王士祯等题记。所收各书皆选当时罕见之本,且校刊相当精良,考订详审,实有补于学术。流行本为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德州卢氏刊本,国内各大图书馆较多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极会通

    六卷。翟衡玑撰。翟衡玑,湖南武冈人。其余不详。此书之说似受道家影响颇深。综观全书之旨,乃“以太极为会归,以图书为大用。而以礼乐为治世之根本。天地之气,不外阴阳,阴阳之发端在礼乐。故治平之术,礼乐为先”

  • 钟南淮北区域志

    一卷。清陈稻孙撰。陈稻孙,江宁(今江苏南京市)人,陈伯雨之子。陈伯雨已撰《运渎桥道老》、《凤麓小志》、《城东志略》。其嗣陈贻绂踵成此志,合为四志,可称南京城市小志。此志得过庭之训为多,故言皆典实有法度

  • 东山诗集

    二卷。明刘大夏(1436-1516)撰。大夏字时雍,号东山。湖广华容(今属湖南)人。成化进士。历官兵部主事、福建参政、广东、浙江布政使。弘治六年(1493)黄河决口,以右副都御史督理治河,功成,升为户

  • 越峤书

    二十卷。明李文凤撰。李文凤字廷仪,宜山(今广西省宜山县)人,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,官至云南按察使司佥事。《越峤书》主要记述了洪武至嘉靖年间安南(公属越南)事迹。朱彝尊《曝书亭集》有《越峤书》跋,

  • 释迦氏谱

    一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释迦氏谱》一书,是道宣嫌其《释迦谱》十卷“过于详繁,不利于初学人等,并以为自可前修博观,非为后进标领,于唐代麟德二年(665)在西明寺册节

  • 皕宋楼藏书志

    一百二十卷,续志四卷。清陆心源撰。陆心源(1834-1894),字刚父,又字刚甫,号存斋,晚称潜园老人,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。其家道殷富,本人亦博学多识,平生广搜珍藉异本,藏书总数

  • 大观堂文集

    三卷。余缙撰。余缙,清代诸暨(今浙江诸暨县)人。字仲绅,号浣公。顺治壬辰(1652)进士,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,有《大观堂文集》。是集即其官御史时所上诸疏,共四十三篇,另附外官告病诸疏,是其未上之稿。

  • 太古遗音

    无卷数。明杨抡(生平见《伯牙心法》)撰。此书卷首有四言赞一篇。其中有上古琴样一篇,从伏羲、神农直至明代刘伯温共三十四人,每人所用琴皆绘有图,实无根据。又绘钟子期之像,而以自己之象绘于钟子期像之旁,尤为

  • 凝斋遗集

    八卷。清陈道(公元1707年-1760年)撰。陈道,字绍洙,号凝斋,江西新城人。乾隆戊辰(1748)进士。著有《凝斋遗集》。是集凡八卷,集为其子陈守城等所刊,文六卷、诗二卷。其文多讲学之作,学究气甚浓

  • 麟之趾

    麟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麟之定,振振公姓,于嗟麟兮。麟之角,振振公族,于嗟麟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