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川文集
三十卷。《别集》十卷。明归有光(1506-1571)撰。归有光,字熙甫,昆山(今属江苏省)人。九岁能属文,弱冠尽通“五经”、“三史”诸书,师事同邑魏校。嘉靖十九年(1540年)举乡试,上春官不第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,读书谈道,学徒常数百人,人称“震川先生”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始举进士,授长兴知县。历顺德通判,官至南京太仆丞。有光为古文,原本经术,好《太史公书》,得其神理。认为“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,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”(《项思尧文集序》),斥当时主张“文必秦汉”的王世贞辈为“妄庸巨子”,并力相抵排。与王慎中、唐顺之、茅坤等被称为“唐宋派”。所作散文朴素简洁,善于叙事,甚受时人推重,堪称明代一大家。著有《震川文集》、《易经渊旨》、《诸子汇函》、《文章指南》等。归有光的诗文初由其族弟归道传于万历二年(1574)刊刻,题名为《震川先生文集》,凡二十卷。世称为“常熟本”。继而有其子归子祜、归子宁编次,由书商翁良瑜于万历四年(1576年)刊刻的《归先生文集》,凡三十二卷,附录一卷。其时书商寓居昆山,故世称之“昆山本”。后其子归昌世和钱谦益合其已刻诸本,编为《震川先生集》三十卷《别集》十卷。是集乃归有光曾孙归庄以家藏抄本互相校勘,又补入未刻之文汇为全集刻于清康熙十年至十四年(1671-1675)。前有王崇简、徐乾学二序,及归庄所作《凡例》。《文集》卷首为经解,卷终为祭文,凡二十四体。《别集》卷首为论策,卷终为古今体诗,凡十一体。尽管归庄在《凡例》中极言旧刻本之伪,诋斥不遗余力。然归庄亦有擅自改动集内文章的现象,且是集刻于康熙年间,文字忌讳较多,但与其他诸版相较,归庄刻本还比较完备。后来《四部丛刊》也据此本影印。清嘉庆元年(1796年)玉钥堂刻的《震川先生大全集》校正了归庄刻本的一些错字。近人周本淳校点《震川先生集》即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的归庄刻本为底本,以玉钥堂刻本为对校本。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