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韩子

韩子

二十卷。周韩非(约前280-前233)撰。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,曾与李斯一起师事荀卿。韩非所生活的时代,韩国国力已受到削弱,韩非多次上书韩王,建议韩国变法图强,终不见用。秦王嬴政见到韩非的著作后,叹到:“嗟呼,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,死不恨矣!”(《史记·韩非列传》)。韩非应邀出使秦国,不久受到李斯、姚贾等人的陷害被下于狱中,韩非自杀而死。韩非死后,他的思想却在秦国得到传播和实践。韩非为人口吃,不善言谈,但善于著述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有《韩子》五十五篇,现存本也为五十五篇,分为二十卷,篇数相同。《韩子》又称《韩非子》,是后人收集韩非的遗著,又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辑而成的。韩非广泛吸收儒、墨、道、法诸家的学说,总结前期法家的经验教训,提出了以法为中心,法、术、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。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,认为商鞅和申不害的学说对于帝王来说,就如同衣食对于人类一样重要。但他同时认为,商鞅与申不害的学说并不完善,即“申子未尽于术,商君未尽于法。”(《韩子·定法》)申不害虽然言术,但没有规定统一的法令,被奸臣钻了空子;商鞅虽然讲法,但却无术以知奸,大臣们能够捞得好处。韩非则强调法、术结合,认为国君对臣下不可过分信任,要用计谋权术暗中控制他们,做到赏罚分明。又指出:“严刑者,民之所畏也;重罚者,民之所恶也。”只有严刑重罚,才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。韩非还主张“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”(《韩子·有度》),明确提出“法不阿贵”的思想。韩非认为仅有法、术还是不够的,必须有“势”做保证。“势”是实行法、术的前提条件。他说:“有材而无势,虽贤不能治不肖。”(《韩子·功名》)“凡明主之治国也,任其势。”(《韩子·难三》)“民因其势”(《韩子·五蠹》)。君主要充分利用“自然之势”,但“自然之势”不是主要的,真正的势应是人为之势,即在可能的条件下能动地运用权力。韩非的法、术、势理论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。可以说,韩非的法治思想与中国当时的历史需要有较多相适应之处,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在《韩子》一书中,还表现了韩非进化的历史观。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上古、中古、近古、当今几个阶段,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、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和将来,反对盲目崇拜古人。他发展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,认为“万物各异理,而道尽稽万物之理,故不得不化。”(《韩子·解老》),强调具体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。认为人口多寡与社会财富的多少决定了历史的变动,强调一切社会关系,出自人们的“自为心”或“计算心”。《韩子》一书是韩非集先秦法家思想大成的著作,它总结了前人历史经验,使法家思想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,它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。当然,它所主张的维护君主专制,对人民严刑重罚等言论应该做客观实际的分析、批判,从历史实际中加以评价和认识。《韩子》一书有《说郛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》本、《十子全书》本、《子书百家》本、《百子全书》本、《四部备要》本等。198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《韩非子》校注组校注的《韩非子校注》,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《韩非子》,1990年岳麓书社出版《商君书·韩非子》,1991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黄高宪所编的《韩非子选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沈玉成、郭咏志选译的《韩非子选译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参同契解

    三卷。南宋陈显微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显微,字宗道,号抱一子。淮阳(今河南省)人,临安佑圣观道士。撰有《周易参同契解》、《玄圣篇》、《显微卮言》、《神仙养生秘术》、《文始真经言外旨》等。前人研究《周易参

  • 一贯问答

    一卷。清陈瑚(1613-1675)撰。瑚字言夏,号确庵,江苏太仓人。著有《圣学入门》、《蔚村解说》、《社学事宜》、《开江筑图书》、《菊窗随笔》、《荒政全书》、《周易传义参》、《讲学全规》、《求道录》、

  • 湖广总志

    ①九十八卷,徐学谟纂修。徐学谟,字叔明,嘉定人,嘉靖二十九年(1540)进士,曾巡抚湖广左右两藩,官至礼部尚书。著有《春秋亿》、《世庙识余录》。徐学谟巡抚湖广期间,广征博采,遂成此书。万历十九年(15

  • 少石集

    十三卷。明陆釴(1441-1490)撰。釴,字鼎仪,昆山(今属江苏昆山)人。其生评事迹详见《山东通志》。著有《山东通志》。此集共十三卷,诗五卷,文七卷,杂著一卷,集前者张时御序。时御在序中称其“华不近

  • 春秋经传合编

    三十卷。《杂说》一卷,《书法汇表》三卷,《辨疑》二卷。清杨丕复(详见《仪礼经传通解》)撰。该书将《春秋》经文及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三传合编在一起,便于读者诵习比较。附录《杂说》一卷,辑录历

  • 重知堂诗

    二卷。清赵善庆(约1681年前后在世)撰。赵善庆,字怡斋,山东德州人,生卒年不详。由贡生授国子监助教,官至金华知府。曾学诗于王士祯之门,王士祯作《居易录》称赵善庆为才士无双者,赞其诗妙在本色。《重知堂

  • 湖州丛书

    十二种,七十五卷。清陆心源(见《十万卷楼丛书》)编。丛书收湖州清代学者徐养原、严元照、杨凤苞、施国祁四人著作。其中徐养原三种:《周官故书考》四卷、《论语鲁读考》一卷、《仪礼古今文异同》五卷,均为考证之

  • 脉望

    八卷。明赵台鼎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台鼎字长元(而书首曹代萧序中称长玄),自号丹华洞主,内江(属四川省)人。大学士赵贞吉之子。书首有曹代萧序,序中说“昔何讽书中得一发卷,规四寸许,如环而无端,用力绝之,

  •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

    八卷六十回。明罗贯中(详见《三国演义》)撰。长篇历史演义小说。以唐末五代乱世为背景,以朝代兴衰、权位争夺更替为线索,起自黄巢起义,终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,按年代顺序,铺叙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

  • 昭觉县志稿

    四卷,清徐怀璋纂修。徐怀璋,字奉伯,兴平人,曾任昭觉县知县。昭觉在凉山之中心,原名交脚。清宣统三年(1911)川督赵尔异始奏设县治,正名昭觉。徐怀璋任县令后,于公务之余,辑成是篇。自谓仅撮取大要,为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