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音声纪元

音声纪元

六卷。明吴继仕撰。继仕字公信,一字信甫,号苍舒子,徽州休宁(今安徽休宁县)人。书室名熙春堂。精音律。尚著《七经图》。卷首有焦竑序及自序,自序云:“天地有阴阳、有风气、有时令、有温热凉寒,则声有平上去入,音有宫商角徵羽,而八风二十四气,其序不可紊也。故以二十四气为二十四韵之音,而以五音不同之声,加之以律吕,使以律吕统音,以音会声,以音声排之于六律六吕之间,以八风合于二十四气之内,使众律可摄八风,一风可贯众律,一律布五音,一音通四声;复于风气、律吕各为纵横交错图,一因天地自然之元,尽音声一定之数;又以半齿半舌与清商流徵依闰而分列之,则元音元声备矣。”吴氏根据这套阴阳风气理论,分韵类二十四;分声类六十,加上“流徵”、“清商”六字,共有六十六个声母。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。他把声韵调之间的关系,列为两种韵图来表示,一种叫做“音声纪元二十四气音声分韵前谱表”,一韵一图,凡二十四图。另一种叫做“音声纪元十二律音声分韵开阖后谱表”,亦列二十四图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批评是书云:“宫羽舛错,清浊逆施,以是审音,未睹其可。又论与表自相矛盾,亦为例不纯。”“失于考据之处,不一而足,更不必论矣。”是编刊于明万历辛亥年(1611年),清人无重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学易阐微

    四卷。清罗登标撰。罗登标字子建,宁化人。康熙时举人,官任松溪县教谕。此书都是辨别易中疑义的,共有七十四论、五考、三十三解,合计一百一十二篇,大多都因循前人之说。首卷第一篇论画前有易,未免肤浅。卷三中以

  • 陕州直隶州续志

    十卷,首一卷。黄璟修,庆增、李本和纂。黄璟,广东南海县,籍顺天大兴(今北京市大兴县)人,监生,光绪十八年(1892)以祥符县知事来署州事。庆增字余青,汉军镶黄旗人,国子监典簿。李本和,顺天通州(今北京

  • 读经析疑

    二卷。清聂镐敏(生卒年不详)撰。镐敏字半阳,号京圃,衡山(今湖南衡山县)人。乾隆甲寅举人,嘉庆辛酉进士,改庶吉士,散馆授编修,历官中允司经局洗马、安徽学政、严州知府等职。为官多惠政,颇负时望。除本书外

  • 楚辞榷

    八卷。明陆时雍(详见《楚辞疏》)撰。明金北清参评。卷首为《自序》,金北清《楚辞榷条例》,司马迁《屈原列传》。目录顺序为:卷一《离骚经》,卷二《九歌》,卷三《天问》,卷四《九章》,卷五《远游》、《卜居》

  • 海樵先生集

    二十卷。明陈鹤(?-1560)撰。陈鹤,字鸣野,一作鸣轩,号海樵生,山阴(今浙江绍兴市)人,嘉靖四年(1525)举人,官至百户。陈鹤少年时,已知好古,买奇帙名贴,穷书夜诵览。袭荫绍兴卫百户,非其素志,

  • 日讲春秋解义

    六十四卷。此书为康熙皇帝经筵旧稿。由著名宋学家,康熙经学老师李光地主持编定,雍正时由大臣张廷玉、方苞修订定稿,乾隆三年(1738)锓版。宋代由于重《春秋》之慎赏罚、当功罪、别嫌疑、明是非、定犹豫之用,

  • 春秋四传刈实

    十二卷。清徐锡禧撰。锡禧,奉新(今江西奉新)人。该书对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及胡安国《春秋传》加以综合,进行折衷,删除繁文,力求简明。有乾隆十二年(1747)刻本。

  • 苏平仲集

    十六卷。明苏伯衡(约1338-?)撰。苏伯衡,字平仲,浙江金华人。伯衡博学勤奋,元末时负誉于乡,明初,用为国子学录,后迁学正,著《苏平仲集》。是集凡十六卷,初刻于洪武年间,由林方直编辑。卷首有刘基洪武

  • 显志堂稿

    十二卷。《梦柰诗稿》一卷。清冯桂芬(1809-1874)撰。冯桂芬,字林一,号景亭,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。道光进士,授职编修,升詹事府右春坊、右中允。曾在苏州举办团练,亦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活动。重视经

  • 春秋论

    二卷。清严珏撰。珏字佩之,号生轩,江苏无锡人。家贫好学,潜心于《易》、《春秋》,学宗乡先贤高攀龙,曾讲学东林书院,以布衣终老。著述除《春秋论》外,还有《生轩易说》、《春秋集说》、《尚书讲义》等。《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