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Zhǎng

仉姓出自党姓。党姓,原本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党氏之后。古代党姓的党读音为zhǎng,故党姓中有一支以音为姓,衍出仉姓。

仉姓望族居于鲁郡。

仉姓历史人物有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仉氏,仉氏知书识礼,为了使孟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,曾迁居三次,故有著名的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。

仉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四十三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任姓。春秋时鲁国黨氏之族有仉氏,黨古音为掌(26,60)。 ②即掌氏(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60)。 ③梁四公子仉䏿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 ④回族姓。【望】雁门(17,62,418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春秋时孟子之母为仉氏(17,60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,山东之平度、昌乐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蒙族、布依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注称: “即掌氏,孟子母仉氏; 或即鲁黨 (党) 氏之族。”

南朝梁有仉��, 相传为 “梁四公”之一; 明代有仉经,河南道御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娜

    读音:A-nà【综】 彝族姓。云南昆明、巍山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熾俟

    读音:Chìsì【源】 回纥葛逻禄部有三族,二曰炽俟,见《唐书》(60,63)。以族为氏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唐书》云: “回纥葛逻禄有三族。二曰炽俟。”

  • 毋丘

    读音:Wúqiū【源】 系自田氏。战国时齐宣王封弟子毋丘,以绍胡氏之祀,赐姓胡毋氏,其后分三姓,胡毋、毋丘、毋氏(69)。按,姓氏书上,毋、毌、母三字多有混淆,不易辨别。疑毋丘同毌丘,胡毋同胡母。【变

  • 读音:Jiǎng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公之第三子伯令封于蒋,其地在光州仙居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西北之蒋乡),后灭于楚,子孙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5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

  • 读音:Xī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湖南湘潭(373)、江西修水(304)、四川武胜(321)、云南镇雄(331)、台湾台北、花莲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

  • 阿步干

    读音:ā bù gān与“阿伏干”同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即阿伏干氏。”其注“阿伏干”云: 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阿氏。见 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一作 ‘阿薄

  • 读音:Chóu【源】  ①殷商时侯国,锡畴国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周时诸侯国挚、畴为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,其后有畴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7,21)、《国语》(60,62)。③春秋时

  • 俟奴

    读音:sì nú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奴氏为俟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单姓俟氏。

  • 諾曷鉢

    读音:Nuòhébō【源】吐谷浑人姓常带“钵”音,如菩萨钵、诺曷钵等(196)。吐谷浑人系今土族先人。

  • 地倫

    读音:Dìlún【源】 北魏时有地伦氏,见《广韵》(60,62)。代北姓,见傅馀頠《复姓录》(7,1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广韵》注云:“后魏有地伦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