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Jú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围场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、平邑、东平,内蒙
读音:Huólǐlàé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援引 《蒙古秘史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即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所收之元色目人姓“火里剌”之别译,误以为蒙古族姓。姑兼收
读音:Nǎibù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Dà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湖北黄梅(361)、江西萍乡(371)、四川汉源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、山西之忻州、安徽
读音:Mòy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张澍云: “……禹封姜姓后於台,是为默台。”此以名、邑为氏,系出姜姓。或作“默怡”、“墨台”。《周书·怡峰传》载: “峰本姓默台,因避祸
读音:Fólikè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都抡之妻为佛哩克氏(260)。
读音:jī【源】 ①黄帝臣太山稽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1,12,15)。②越王居会稽,其后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③汉武帝时有騠兹侯稽谷姑将众降,见《汉书》。系小月支人(242)。④
读音:mò lú代北姓,后改为卢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Ānchí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安迟氏为安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改为安氏; 一说“改为迟氏”。
读音:hú qiū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狐丘林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6,12,60)。 ②春秋时郑大夫狐丘封人(即壶丘封人)之后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17,60)。【变】 即壶氏(4,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