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Nài

佴姓的源流无考,云南少数民族中自古就有佴氏。

佴姓为罕见姓氏,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广西、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。

佴姓历史人物有佴祺,明万历年间进士,官至御史、直隶巡按等,在位期间政绩显著。

佴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九十位。


【音】 亦音米(Mǐ)(84)。今江苏江都昌松乡薛河村,江苏泰县大市乡等地佴姓音倪(Ní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云南建水(409)、浙江嘉兴、江苏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佴毋伤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佴隆,明时滁州人,永乐中任永丰县丞(21)。

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五方元音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

一音nài,为现行姓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正訥魯特

    读音:Zhèngnè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郑讷鲁特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

  • 读音:Tá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浙江江山(325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、天津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河北之辛集、黄骅,

  • 口引

    读音:kǒu yǐn【源】 ①黄帝之后有口引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②代北姓(27)。一说,口引氏系北魏时若口引氏所改(70)。【变】 ①亦作若引(27)。②后改为口氏(60,62)。一说亦有改为寇氏

  • 读音:Fēng酆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,源于姬姓。武王克商,封己弟于酆邑(今湖南永兴北),世称酆侯,其后人以原封国名为姓。酆姓较为少见,后在京兆郡发展成望族,世称京兆望。酆姓历史人物有酆谋,太平天国举

  • 中垒

    读音:zhōng lěi刘向为汉中垒校尉,子孙以官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 (按:中垒,原为官名,汉武帝平南越,内增七校,中垒为其中之一。)

  • 读音:Y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氏姓考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八魯忽歹

    读音:Bālǔhū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作“巴尔固岱”。

  • 蘇察

    读音:Sūchá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马庄之妻为苏察氏(260)

  • 花諾特

    读音:Huānuǒ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花诺特氏(259,260)。

  • 丁欽

    读音:Dīngqīn【源】 藏族姓。唐时松赞干布吐蕃王朝建立后,给有功之臣分封世袭之领地和封号,子孙以领地名为姓,有丁钦氏(17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