佶
【源】 ①黄帝25子中其一为姞姓。佶、姞古时通用(1,17,62)。②佶,殷时诸侯国,后以国为氏(1)。【变】 一说同“吉”(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系吉姓所改。宋有佶移。”
【源】 ①黄帝25子中其一为姞姓。佶、姞古时通用(1,17,62)。②佶,殷时诸侯国,后以国为氏(1)。【变】 一说同“吉”(1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系吉姓所改。宋有佶移。”
读音:Púyòu【源】羌虏复姓(9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è suì晋州稽胡,晋初赐姓呼延,居西夏州,后魏正始中,呼延勤为定州刺史,赐姓贺遂氏。因住南汾州,音讹者又为贺悦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
读音:tú àn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有屠岸贾,当以食邑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屠颜〕(19,60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屠岸夷,春秋时晋大夫(1
读音:yín【源】 姑、冘二水在山东即墨,有冘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,当水为氏。【它】 《中华姓府》作冗(63)。误。【布】 江西新干有此姓(40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;
读音:Yuèyáng【综】 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中有乐羊子(21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有乐羊子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载,其注称:“一作
读音:qù jí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庶子去疾之后有去疾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姬姓。《世本》 ‘郑穆公子去疾之后。’
读音:Yèhèjuéluó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多尔炳阿之妻为叶赫觉罗氏(260)。
读音:Liǎo【源】鄝,春秋时小国,故城在今河南固始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变】古时蓼、鄝相通,即蓼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Yùěr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阿鲁科尔沁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阿噜科尔沁地方,乃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Zhòng/Jong,Ju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有此姓(35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