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公孙

公孙


读音:Gōng sūn

公孙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按照周朝制度,王位一般由嫡长子继位,其他的儿子称公子,公子的儿子称公孙。他们的后代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。

公孙姓望居扶风(今陕西长安县西)、高阳(今河北高阳)。

公孙姓历史人物有汉朝人公孙弘,四十多岁开始治《春秋公羊传》。武帝及元光时为博士,后担任丞相。他用自己的俸禄供养故人宾客,家无余财,被后人奉为延揽贤士的典范。

公孙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二十九位。


轩辕氏初姓公孙,后改姓姬。(见《路史》)

孙,古封公之后,自皆称公孙,故其姓多,非一族也。(见《广韵》)

公孙氏,春秋时诸侯之孙,亦以为氏者,曰公孙氏。皆贵者之称,或言黄帝姓公孙,因亦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爵系为氏》)

▲〈春秋齐〉公孙丑,孟子弟子。〈汉〉公孙度,襄平人,辽东太守。〈唐〉公孙武达,栎阳人,右武卫大将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ó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泊”云:“《潜夫论》: ‘夏禹后有泊氏。’ 一作 ‘汋’。”《姓氏词典》则云: “系泊姓分族,见《姓谱》。”

  • 釋利因

    读音:Shìlìyī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释利因·陁盘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安国

    读音:ān guó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院,谥曰安国君,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安国氏,汉武帝使安国少季使南越。(见《英贤传》)

  • 怯烈

    读音:Qièliè【源】 怯烈即克烈之异译,为元时蒙古一部,以部为氏(397)。《元史》分克烈、怯烈为二姓,实系同源。【变】 亦作〔怯列〕、〔蒙古怯烈〕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奇味〕(24)

  • 湛廬

    读音:Zhànlú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氏急就篇》注云:“即湛卢氏。”

  • 公子

    读音:gōng zǐ【源】 春秋时各诸侯国之公子之后,有以公子为氏者(12,21,60)。【变】 春秋时鲁顷公之裔汉公子宽后改公孙氏、复改姬氏(17)。【人】 公子宽,鲁顷公之裔,汉时封褒鲁侯(17)

  • 北附

    读音:Běif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

  • 读音:Diāo刁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春秋时齐国大夫竖刁之后。二是由雕姓所改。周文王时,有同姓国雕国,其国人多姓雕,后更改为刁姓。三为貂姓所改,春秋时齐国有貂勃

  • 伊西

    读音:Yīxī【综】 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3,261)。

  • 读音:Yu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及阳泉、长治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