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ěng

冷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,一是出自姬姓。春秋时期,周武王弟卫康叔的后代被封于泠水(一作冷邑,位于今陕西境内),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为姓氏,有冷姓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,苗族、彝族、蒙古族、回族、满族均有冷姓。

冷姓发源于陕西境内。如今,冷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湖南、四川、辽宁等省为多。

冷姓历史人物有冷廷叟,北宋人。足智多谋,官至光禄卿。好酒能诗,与诗人、书法家黄庭坚有十八年之交,深得黄庭坚赏识。冷世光,南宋著名御史。为朱熹所重,为官正直,不避权贵。他作监察御史时,弹劾达官显贵无所避讳,人称“冷面御史”。冷谦,明朝武林人。洪武初年,因为擅长于音律而被任命为太常协律郎。据说元朝末年他已年近百岁,看过李将军作画后很感兴趣,于是开始学画。永乐年间远游四方,后不知所终。

冷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七十七位。


【音】 冷姓有Lěng、Líng二音,且源出不同,而分两个不同之姓(63)。参见冷(Líng)姓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周武王弟卫康叔之后有冷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②相传黄帝时典乐官伶伦(亦作泠伦)之后,原音零(Líng),后转为冷氏(17,60,62)。③彝(130)、满、蒙古、回(344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新蔡、临安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湖南、四川、辽宁等省多此姓,三省冷姓约占全国汉族冷姓人口71%。【人】 冷宏,汉时尚书令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乐亭,山西之太原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湖北之监利,江西之金溪,福建之清流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邱北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、布依族、达斡尔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康叔后有冷氏。”则此当系出姬姓。②又引 《山堂肆考》 云: “古伶伦之后,音讹为冷。”郑樵亦云: “冷氏,即泠氏,又有作上音者。”乃 “以古人名为氏”。望出新蔡、临安。

南燕有冷平,临淄人; 唐代有冷朝阳; 宋代有冷世光,常州人,殿中侍御史; 明代有冷谦,太常协律郎;清代有冷士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褐

    读音:sī hè【综】 周时有司褐拘,见《汉书·古今人物表》。又,春秋时楚灵王大夫司褐扶,见《韩非子》(12)。司褐氏始此(60,62),《元和姓纂》作〔司揭〕(6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
  • 德馬各木

    读音:Démǎgémù【源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435)。

  • 读音:Yì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武王之弟周公次子仲桓之后(6,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2)。【望】河东(17,418)。【布】四川成都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艺元,元时宝坻人,善雕塑

  • 婆何

    读音:Póh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隋书》 收载,“隋有婆何多陵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邑裘

    读音:Yìqiú【综】 春秋时卫太史柳庄卒,公与之邑裘氏与县潘氏,故卫有邑裘氏(6,7,12)。邓名世云:公与之邑,为裘氏及县潘氏,故裘与县潘皆邑名,邑裘非复姓也。现姑录此以备考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

  • 颉利

    读音:jié lì以官为氏,回纥酋长有颉利姓。(见《旧唐书》)

  • 薩拉噶

    读音:Sàlāgā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氏,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撒里哥”。

  • 下陽

    读音:Xiàyá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虢叔之后,以邑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)。虢有二邑,上阳、下阳(春秋时为北虢之都,故城在今山西平陆东北30里)(7,9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

  • 喀爾哈綽特

    读音:Kā′ěrhāchuò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喀尔哈绰特氏(259,260)。

  • 读音:máo【源】 ①周公之子祭伯,亦称祭公,其后有茆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一说,即茅氏(60,62)。【望】汝宁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