凎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淦之俗写,或系淦之省点而改,有别于淦氏,犹如庞厐、涂凃、淩凌等姓。【布】 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 凎安,宋时曲江人,靖州人,知靖州(21)。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淦之俗写,或系淦之省点而改,有别于淦氏,犹如庞厐、涂凃、淩凌等姓。【布】 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 凎安,宋时曲江人,靖州人,知靖州(21)。
读音:huǐ【源】 ①汤左相仲虺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苑》(17)。②周时宋国始祖微子启之后有虺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③釐虺为春秋时楚邑,或以邑为氏(60,62)。④唐武后削越王李贞、琅邪王李
读音:Zhùjiū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称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金天氏。”
读音:Dǒunè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代相淮安忠武王妻为斗讷氏,此系“以姓为氏”,未详其他。
读音:B.gāěr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或以部名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Yǎ’ěrhú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三等侍卫来住民之妻为雅尔胡氏(260)。
读音:Sàiwàn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雾”,遂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pó hé【源】 西域阿罗单国有婆和氏,见《南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南史》注云: “阿罗单国有婆和氏。”《南史》有婆和沙弥。
读音:Bào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禹裔孙敬叔(即杞公子)仕齐,食采于鲍(故城在今山东省历城东30里),因以命氏,见《姓苑》(6,7,9,12,15)。②庖牺氏即伏羲氏,其后有鲍氏(8,62)。③北魏时
读音:Xǐ【源】 秦、汉时有掌节及符玺之官符玺郎,其后遂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玺书、明时山东阳谷人,正德中任富峪卫经历(21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
读音:Tòu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宋史》亦收,“宋有透逋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