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公
【源】 春秋时卫公族中有南公氏(6,21,60)。【人】 南公子,战国时人,著书30篇,言五行阴阳事(6,12,17,21)。南公揭,秦武王时人(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郑樵注云: “战国时有南公子,盖卫南公子之后。”系出姬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亦云: “卫后有南公氏。”
【源】 春秋时卫公族中有南公氏(6,21,60)。【人】 南公子,战国时人,著书30篇,言五行阴阳事(6,12,17,21)。南公揭,秦武王时人(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郑樵注云: “战国时有南公子,盖卫南公子之后。”系出姬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路史》亦云: “卫后有南公氏。”
读音:Wūjǐxǐtè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噜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dān古郸国,即亳之鹿邑。《汉功臣表》中周应封郸侯,即其地,后因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mì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)。古帝燧人氏之臣知命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江苏武进(31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四川之成都、山西之
读音:Āl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元有阿力贵赤。明有阿力哥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似应出自蒙古族; 又,阿,《姓氏词典》音ē。)
读音:Shālìzhì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注云: “天竺姓。”咥,或当音dié。疑此即“刹利帝” 氏,见该条。
读音:gōng huá鲁季孙之族。(见《史记》)
读音:Púsī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蒲思·马应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Chó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新竹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。此姓为吴川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于古籍。
读音:Yī'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北魏代北地区姓氏。亦作‘壹那蒌’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“壹那蒌”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亦云: “代北姓,后改为蒌氏。
读音:fáng【源】 ①相传为帝尧之子丹朱之后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宋公族有防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强,字子臧,故称鲁臧氏,食采于防(故城在今山东费县东北60里之华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