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車
【源】 ①春秋时秦大夫子车氏,以王父字为氏,其三子奄息、行仲、针虎,殉葬秦穆公,国人哀其皆秦之良(7,11,17,24)。②春秋时宋公族向氏之后,有子车氏(17)。【望】 天水(17,418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秦大夫以王父字为氏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左传》云: “文公六年, 秦伯卒, 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, 仲行、鍼虎为殉。”《诗·秦风·黄鸟》: “谁从穆公,子车奄息。维此奄息、百夫之特。”(传): “子车,氏,奄息,名。”
【源】 ①春秋时秦大夫子车氏,以王父字为氏,其三子奄息、行仲、针虎,殉葬秦穆公,国人哀其皆秦之良(7,11,17,24)。②春秋时宋公族向氏之后,有子车氏(17)。【望】 天水(17,418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秦大夫以王父字为氏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注引 《左传》云: “文公六年, 秦伯卒, 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, 仲行、鍼虎为殉。”《诗·秦风·黄鸟》: “谁从穆公,子车奄息。维此奄息、百夫之特。”(传): “子车,氏,奄息,名。”
读音:Xījítèlè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新元史》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gōng chéng【源】 春秋时晋穆侯之子公子成师之后,有公成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元和姓纂》云:“晋穆公子成师之后。”此当系出姬姓,以字为氏。
读音:Yǎbùsuǒyōng'ā'nā高山族姓氏。高山族之朱欧人有此姓。雅布索庸,勇士之名,“阿那”用以表人名之后缀。因之以名氏族,遂以为姓。高山族之朱欧人,姓名构造为: 名+氏。如: 白索尼
读音:Dámánggānmùlín珞巴族姓氏,出自博嘎尔部落之达芒氏 (族),而为达芒甘木林氏,氏氏连排,以标示人之所出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Pōchāo【源】 拓拔部八姓中有颇超氏,见《魏书》(60,62)。又,唐时党项以姓别部有颇超氏(7,24,60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或出自鲜卑族之
读音:Bǐ【望】 见《姓觿》(17)及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望】 牂牁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地区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
读音:Tiēliánggǔtì/Telenggu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帖良古惕属蒙古“森林中百姓”诸部之一,以部为氏。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、岗根、索博力嘎苏木均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Xīnmù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按: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“晋大夫新穆稚子”,其后为新氏,疑亦有新穆氏。
读音:mò yē【综】莫耶为顿兮,铅刀为銛,见《汉书·贾谊传》。莫耶为春秋时吴大夫,其后因以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汉书·贾谊传》: ‘莫耶为顿兮,铅
读音:Zhùchǎn【源】 祝融之裔,己姓,帝尧封于祝产,后因氏,见《姓谱》(17,6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