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mì

【源】 ①系自姞姓。商时密侯国系黄帝之裔,亦称密须(故城在今甘肃灵台西50里),为周文王所灭,以封姬姓。密侯国子孙以国为氏(17,62)。或为密须氏所改(60)。②系自姬姓。密康公之后,国为周共王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(60,87)。③密,春秋时鲁地,故城在今山东费县北密如亭;又春秋时莒邑,故城在今山东昌邑东南密乡故城。居者或以邑为氏。④安定密氏,系自羌人,见《通鉴》(242)。⑤西夏人姓(24)。⑥云南兰坪兔莪乡若若人之姓(154)。【望】 太原(17,60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〕(379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密忠,汉时尚书(9,17,21)。密聪,明时河南内黄县知县(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黄骅、辛集,山东之东平、鱼台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宜丰,广东之高要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、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 ‘入声’ 部。其源不一: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 云: “黄帝后有密氏。” ②又引云: “亦出密须氏之后。”郑樵云: “密须氏或去须为密氏。” 密须,商代姞姓国,其地在今甘肃灵台西南。周文王灭之。其后以国为氏,有密须氏,或去须而为密氏,系出姞姓。③又引云: “或密康公之后。”康公。周共王时人,封於密 (其地在今河南密县)。因称密康公。共王灭密,其后或亦以国为氏,此则系出姬姓。④又引云: “诸姓书谓与 ‘虙’同,音 ‘伏’,非。《路史》 谓 ‘伏羲后有密氏。’ 亦误。或以地为氏。”——古有高密、密乡等地,居者或以地为氏。⑤历史上党项人有密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“ (西) 夏御史中丞密元礼者是。”

汉代有密忠,官尚书; 宋代有密佑,江西都统;明代有密镛,凤阳同知; 又有密聪,内黄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比丁

    读音:Bǐdīng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,云南丽江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大戊

    读音:dà wù【源】 春秋时晋公子大戊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7,12,17)。【人】 大戊教昭,春秋时原国大夫(7,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姬姓,晋公子

  • 達摩干

    读音:Dámóg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高车姓。”高车,当指高车族; 疑此姓为“大莫”之别译。

  • 卜力傑也日

    读音:Bǔlìjiéyěrì【源】 鄂温克族姓,原系鄂温克族索伦部之音千氏族(192)。

  • 读音:Què/Chiueh,Chywe【综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按,㕁(Què)即郤,与郄(音Xì)不同。㕁右旁为卩,郄右旁为邑。然今郄亦有读作却(Què)者,当系为

  • 读音:Kǒ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婿

    读音:Xù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淄博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卢氏县有分布。此姓系卢氏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庫汗

    读音:Kùhàn【源】 南北朝西魏恭帝赐武川人王勇为库汗氏,见《北史》(27,60,62)。 【人】 库汗勣,唐贞元中范阳判官殿中御史(7,12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

  • 读音:Zhēn/Jen【源】古有曾国,亦曰鄫、潧。西周末追随申、戎狄攻杀周幽王。战国时建都西阳(故城在今河南定山西南)。后有曾、鄫、潧等氏(282)。

  • 读音:bīn【源】 周太王居邠(故城在今陕西彬县),支孙氏焉(6,7,15,60)。一说,周太王离邠去歧,其族留于邠者为邠氏(12,21)。【布】 四川大竹有此姓。【变】 亦作豳(12,21,6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