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iésù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伯苏岱”。
读音:Yǐ'nālóu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即壹那蒌氏。北魏时代北姓。后改为娄氏。”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作 “乙那娄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Yīnzhá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什一亦西)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尹斋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ā fú gān【源】 阿伏干,原为蠕蠕别部,居阿步干山,在今甘肃皋兰南50里,因步、伏古声近似,译言互用,该部落居此山,因以为号,后遂氏焉(70)。【变】 ①北魏时改阿伏干氏为阿氏,见《魏书·
读音:jiāo【源】 ①周时莒国之后有郊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,62)。 ②春秋时楚国有郊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③《穆天子传》有正公郊父,郊姓或始此(60,62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(91)
读音:Hóujiā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人】 清仁宗(即嘉庆帝)之华妃为侯佳氏(72)。清正黄族满洲马甲恒保之妻为侯佳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
读音:Bànnài【综】 德昂族姓。世居云南镇康木厂区大寨,氏族名,汉姓为王(146)。
读音:wǔ【布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春秋时楚公子午之后有午氏(60,62)。 【源】浙江萧山(209)、河北卢龙(289)、江西丰城(357)、萍乡(37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
读音:Sōnglíng【综】 女娲臣有娀陵氏,见《帝系谱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帝系谱》 注: “女娲臣有娥陵氏。”
读音:shí zhì【综】 汉碑有此姓。疑即石骀氏,又或作石作氏所改,古时“作”与“治”义同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张澍之语云: “汉碑有此姓。疑即石骀氏,又或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