掇族
【综】 金、元时羌人姓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多族〕(24)。
【综】 金、元时羌人姓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多族〕(24)。
读音:Bādū/Bagatu【综】 一作〔拔都〕,系蒙古人封号,清时称把土鲁(巴图鲁),以号为氏(33)。八都、拔都(Bagatu)均为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,如南台中丞八都儿,丹阳县达鲁花赤拔都儿(3
读音:Shēnluò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Yīlièbāě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西北山名,以山名命部,以部为氏。《元史·托克托呼传》载: “其先本武平北折连川安塔哈山部族,自库春出,徙居西北伊埒巴尔山
读音:Xīn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 南昌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、山西之运城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
读音:Yuánkàng【综】 原亢籍,春秋时仲尼弟子,见《史记》(15,21,63)。
读音:Nàxīér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纳昔儿·哀丁。”或译作“那昔儿·累丁”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Xiànqiū【源】 宪丘,地名,以所居地为氏(60,62,63)。【变】 一作献丘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献丘,以所居之地为氏。”
读音:Bǔyuē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列家支(375)。
读音:shè běi【源】 春秋时齐国倡居社北者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12,60)。汉时高炀娶扶风社北氏女(7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“以地为氏”。郑樵
读音:Wùlǔ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或系兀鲁兀氏之异译。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有此姓(384)。【人】 世图尔,兀鲁氏,元惠宗至元四年任南台御史,见《至正金陵新志》(39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