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ǎi

柏姓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朝时,在今河南西平有柏国。春秋时,柏国被楚国所灭,后代就用柏为姓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相传远古时代东方部族首领有柏皇氏,住在皇柏山(皇伯山,今河南开封陈留镇)上,他的子孙就以柏为姓。也有其他少数民族改姓为柏的,如加入满族的朝鲜族柏氏。

柏姓在先秦时已分布于今河南洛阳和山西夏县等地,秦汉时在魏郡落籍。东汉至三国时期,柏姓在平原郡、济阴郡和魏郡繁衍兴旺。两晋南北朝,柏姓南迁。唐代,柏姓依旧以北方为繁衍中心,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南方省份亦有柏姓人散居。唐末宋时,柏姓南迁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这一时期,柏姓在北方以山东为繁衍中心,在南方,以安徽、湖南为繁衍中心。明初,山西柏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安徽、河南、山东、浙江等地。清中叶,柏姓迁移到东北和西北各地。如今柏姓尤以湖南、山东、安徽等省为多。

柏姓历史人物有柏翳,即伯益,夏初东夷部落首领。相传善于畜牧与狩猎。助禹治水有功,被禹举为继承人,并委以国政。传说他发明凿井。柏良器,唐代著名将领。初由父友荐之于李光弼,授兵平山越,迁左武卫中郎将。柏丛桂,明朝人。洪武年间,他上书朝廷建议筑淮堤,建槐楼20公里,以防备水患。明太祖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,在淮扬一带征用民工,由他负责这个宏伟的工程,大功告成后,乡人称为“柏家堰”。

柏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十七位。


【源】 ①古帝柏皇氏之后有柏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春秋时柏子国(故城在今河南西平)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7,60)。③清高丽人姓,世居易州(23,260)。④清时云南丽江府奔子栏(在今德钦境)土把总为柏氏,系藏族(253)。【变】 亦作栢(6,16,17)。【望】 平原、济阴、魏郡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5%。尤以湖南、山东、安徽等省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柏姓人口61%。【人】 柏夷亮父,相传为颛顼帝之师(17,21)。柏良器,唐时魏州人,因战功封平原王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固安,山东之鱼台、淄博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,广东之吴川,广西之灌阳,贵州之普安,四川之合江,云南之陇川、马关、河口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苗、布依、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 《风俗通》: ‘柏皇氏之裔’; 又: 柏亮父,颛帝师; 柏招,帝喾师; 柏景,周太仆。当为柏姓之先。”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春秋时柏国 (子爵) 为楚所灭,子孙或以为氏。” 柏国在今河南西平县西,望出魏郡、济阴。③清代高丽族亦有柏氏。世居易州地方。见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。

一音bó,又音běi。

汉代有柏直,魏人,大将; 唐代有柏良器,左武卫中郎将; 明有柏英,江都人,延安卫指挥使; 清代有柏古、柏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ái白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其中一支源于姬姓。春秋时秦国有大夫白乙丙,后人以名讳字为氏,即秦国的白氏,是为陕西白姓。另一支源自芈姓。为楚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人,

  • 朋干

    读音:Pénggān景颇族姓氏,出自 “勒排”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涘汾

    读音:Sìfē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复姓,与宇文同。《广韵》: 宇文氏出自炎帝,其后以有尝草之功,鲜卑呼草为涘汾,遂号为涘汾氏,后世通称 ‘宇文’,盖音讹也。

  • 鄋瞒

    读音:Sōumán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引《姓考》云:“鄋瞒国,漆姓,本防风氏之后。”且注:“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漆姓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注“鄋”云:“也作‘’。”又注:《左传

  • 读音:Ch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非汉族姓(60,62)。【人】 钐加,晋时沙楼国帅,见《晋书·西夷传》(60,61)。钐资,明时广西玉田人,正统中钦天监灵台郎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

  • 啒罗勿

    读音:hū luó wù回鹘九姓,三曰啒罗勿。(见《唐书·回鹘传》)

  • 實寶禪

    读音:Shíbǎochá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(23,63,260)。【人】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炳马之妻为实宝禅氏(260)。

  • 蔣達

    读音:Jiǎngdá【源】彝族姓。属博坡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jǔ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(故城在今山东莒县),其后以国为氏(4,7,11,12,21)。【望】 高密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上海(91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北静海等地

  • 同羅

    读音:Tóngluó【源】 唐时回纥外九部,第五姓为同罗氏,见《唐书》。同罗为铁勒之别部,以部为氏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唐书》: ‘回纥九姓,五曰同罗氏。’ 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