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侯
读音:huán hóu
【源】春秋时晋、曹、杞等国皆有桓侯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及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张澍之语云: “晋、曹、杞皆有桓侯氏。盖桓叔初封桓,后封韩。”桓叔,晋曲沃武公之先,晋穆公子。此当以国爵为氏,系出姬姓。
【源】春秋时晋、曹、杞等国皆有桓侯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及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张澍之语云: “晋、曹、杞皆有桓侯氏。盖桓叔初封桓,后封韩。”桓叔,晋曲沃武公之先,晋穆公子。此当以国爵为氏,系出姬姓。
读音:Bāěrkǎjíěr赫哲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族人以之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,赫哲族》。
读音:Shùnbùlǔ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哈尔敏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 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作 “顺布噜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sān qiū《蜀志》有三邱务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“三邱”,本地名,或“以地为氏”。《蜀志》有三邱务。或作“三丘”。
读音:Shāng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86)。【人】 伤省、春秋时宋人(15,21,60,63)。然据张澍考证,鲁昭公二十二年季传有皇奄伤、省臧,为凌氏误读句所致(26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
读音:Rìjī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Dápǔláo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171,435)。
读音:Gēkǎ【综】 湘西苗族姓,汉姓为石(116)。
读音:Xī【源】 傒,春秋时齐大夫食邑,以邑为氏(17)。周时吕望太公之后有傒姓(19,21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Yuèzhì【源】 越质,鲜卑一部落之名,聚居平襄,其酋叱黎时为西秦乞伏国仁所破,至其子诘归率众降于乞伏乾归。故系以部名为氏(70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越质诘〕(6,12,19,27,60)。②后改
读音:Wēnqíbù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鸟枪护军阿金泰之妻为温齐布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