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Chí

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居住地为姓氏。古有世居于护城河畔者,便以池为姓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战国时,公子池在秦朝为大司马,其后人以祖上名字为姓。

池姓主要起源于秦汉之际河南陈留,望族出于西平郡(甘肃西宁)。陈留之地的池氏,后世逐渐散居于南方福建、广东以及云南、江苏等地。在今山西也有池姓分布。当今池氏是一个分布较广的姓氏。在中国的福建、广东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南、云南等地,以及在美国、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,都有池姓家族居住。蒙古族、满族、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池姓族人分布,但以汉族人口居多。

池姓历史人物有池梦鲤,宋咸淳十年中状元,恰逢其家乡建桥,遂名为“状元桥”,后其宅前曾建“状元及第坊”,记录当时中状元之盛况。宋末张世杰曾为他写像赞:“名甲金榜,宴赐琼林,京兆行驺,仪曹致勤,诗轶六朝,功拟五臣,忠良并誉,千古斯文。”池裕德,明嘉靖年间进士。勤政廉洁,爱民如子,在位期间颇有政绩,有《空臆集》《怀绰集》传世。

池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八十一位。


【源】 ①池,古侯国,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以居处为氏,如城、郭、园、池是也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)。③满、蒙古(344)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西河(418),西平(17,60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3%。【人】 池子华,秦时丞相(21,60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黄骅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新会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苗、畲、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风俗通》 云: “氏于事者。城、郭、园、池是也。”郑樵划归 “以地为氏”; “以所居为氏也。望出西平,今为福平大姓。” ②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新纂氏族笺释》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赢姓,系春秋时秦司马公子池之后代。”

秦代有池子华,为丞相; 汉代有池瑗,中牟令;宋代有池鄂,治平进士; 又有池梦鲤,咸淳状元; 明代有池浴德,同安人,太常寺少卿; 又有池龙,正德进士;清代有池生春,楚雄人,国子监司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扎喇

    读音:Wūzhālǎ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十二派,出乌喇、萨哈尔察、黑龙江、虎尔哈、依克赛、瓜尔拜、叶赫、卦尔察、瓦丹、松花江、沈阳、盖山村、哈达、辉发、浑同、洪口村、朱理雅拉、宁古塔、盖津村、

  • 沈猶

    读音:Chényóu【音】 沈音沉(Chén)(7,9,60)。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有沈犹氏(6,7)。汉景帝时封楚元王子岁为沈犹侯,故沈犹系地名,当以地为氏(26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沉犹〕(

  • 读音:Wǔ伍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为伍胥之后。黄帝为部落首领时,有大臣伍胥,为后来伍姓始祖。二是出自楚国大夫伍参。楚庄王封伍参为大夫,其后代以先祖名字为姓,成为伍氏。秦汉之际,安徽、湖北、陕

  • 真啟

    读音:Zhēnqǐ【综】清镶蓝旗蒙古护军常安保之妻为真启氏(260)。

  • 烏努呼

    读音:Wū'nǔh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【人】 乌努呼哲僧,清蒙古镶红旗人,世居察哈尔,以从征耿精忠有功,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

  • 伊埒巴爾-巴約特台

    读音:Yīlièbāěrbāyuètè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元史·列传》有和尚伊埒巴尔巴约特台氏,盖巴约特台别族合伊埒巴尔山名而为氏。

  • 邱敦

    读音:Qiūdū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当系丘敦氏因避孔子名讳而改。清以后可能仍有此姓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后魏献帝弟为邱敦(氏),为十姓(

  • 读音:hé吴后有阖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Xiè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郁厥烏爾

    读音:Yùjuéwū’ěr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。以部为姓(42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