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ún

【源】 ①太昊(即伏羲)之良佐浑沌之后有浑氏、沌氏、屯氏(8,17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偃,其孙为游氏。游氏之孙罕为郑大夫,其子宽,又别为浑氏(7,17,60)。③北魏时鲜卑族吐谷浑氏、谷浑氏后均改为浑氏(6,12,60,70)。④唐时回纥人有浑氏,系出铁勒部九姓中之浑部(70)。一说,出自汉武帝时匈奴浑邪王(湿阴定侯)之裔,随魏南迁河南,因氏(12,17,60)。⑤裕固族姓。亦称克孜勒氏,清末明初始改为浑氏(198)。⑥西夏人姓(24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浑轩,春秋时晋大夫(21)。浑释之,唐时兰州人,世为本州都督,累迁开府仪同三司,试太常卿,封宁朔郡王(6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、临汾、晋城、运城,湖南之冷水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 注 “浑沌” 引 《路史》 云:“浑沌氏,是为浑敦,后有浑氏、沌氏、屯氏。” ②又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战国郑大夫浑罕之子宽,别为浑氏。” (按: 郑樵注: 《左传》 “郑大夫浑罕。”既为 《左传》 所载,当在春秋之际。《辨证》 所谓“战国郑大夫浑宽” 云云,不确。《姓氏词典》 既称“源于游姓”,又谓 “出自姬姓。” 自相矛盾。盖春秋时郑穆公子偃,字子游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,称游氏; 游氏之孙浑罕,生子宽,别为浑氏,此当以名为氏,系出姬姓。) ③郑樵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注云:“吐谷浑氏改为浑氏。” ④又据 《唐书·世系表》 云:“出自匈奴浑邪王,随拓跋氏徙河南,因以为氏。” ⑤西夏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辽·属国之姓》载: “夏武功大夫浑进忠; 武节大夫浑光中。”

唐代有浑瑊; 又有浑释之,兰州人,宁朔郡王;五代时有浑解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罗

    读音:wǔ luó夏时有武罗国,其后氏焉。(见《世本》)武罗,夏时侯国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莫特

    读音:Mòtè【综】清正白旗蒙古护军济兰太之妻为莫特氏(260)。

  • 東鳥

    读音:Dōngniǎo珞巴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氏,出自博嗄尔部落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读音:gōng亭名,以亭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 曰: “亭名, 以亭为氏。” 䢼亭在今安徽之宣城。

  • 读音:Còu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亦收载。其注称: “唐有凑罗栋”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舉立

    读音:Jǔlì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黄摑

    读音:Huángguó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金姓。望出陇西。”掴,又音guāi。后或改单姓马、汪、赵等,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。金代有黄掴·九库,彰德知府; 又有黄掴

  • 那色波

    读音:nā sè bō【源】 唐时西域康国(即康居,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,居民操突厥语)九姓之一。九姓皆为支庶分王,第九曰那色波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古代康国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

  • 蘇達蘇

    读音:Sūdásū【综】 伊鲁布哈,苏达苏氏,元时蒙古人,图布特穆尔之子(24,57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《元史·列传》有伊噜布哈,即姓苏达苏氏,

  • 克穆齊特

    读音:Kèmù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鄂尔谟尔(23,63,260)。~~齐~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鄂尔谟克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