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又,《李慈铭孟学斋日记》:六月二十六日,入署销假,见倭中丞,皂侍郎(63)。浙江余姚有此姓(389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、今黑龙江之嫩江县、浙江之余姚、山西之阳泉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“明代有皂旗张”,此从 《姓氏词典》,疑此非真实姓名,似为绰号: 本姓张,因常执 (制) 皂旗(按: 即黑旗),故人号皂旗张,犹后世之 “葡萄常”、“风筝哈”、“馄饨侯” 等,姑收录以备考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又,《李慈铭孟学斋日记》:六月二十六日,入署销假,见倭中丞,皂侍郎(63)。浙江余姚有此姓(389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、今黑龙江之嫩江县、浙江之余姚、山西之阳泉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“明代有皂旗张”,此从 《姓氏词典》,疑此非真实姓名,似为绰号: 本姓张,因常执 (制) 皂旗(按: 即黑旗),故人号皂旗张,犹后世之 “葡萄常”、“风筝哈”、“馄饨侯” 等,姑收录以备考。
读音:Huǎngwù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三朝北盟会编》(71)。
读音:Liúguān现行罕见复姓,今山西之寿阳县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ínlā’è【综】 德昂族姓。世居云南镇康木厂区大寨,以氏族(克勒)名为氏,汉姓为董(146)。
读音:yáng shí杨食后,晋后。(见《路史》)一作扬食。
读音:Zhì【源】 系自子姓。商后有穉氏,见《史记》、《姓苑》(15,21,61)。【变】 一作稚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云: “系稚姓分族。”
读音:Qímòsī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变】清正红旗蒙古骑都尉色楞之妻为奇墨司氏(260),〔奇墨司〕似即奇墨斯之异译。【人】奇墨斯瑚班,清正蓝旗人,世居喀喇沁,崇德中授云
读音:Lián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朔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Dō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,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汉代有兜题。
读音:Jūn【源】 系自祁姓(一作嬴姓)。春秋时麇国,故城在今湖北郧县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17,62)。【变】或作〔麏〕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觿》亦
读音:Z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河南巩县(301)、浙江余姚(389)、萧山(209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花莲、桃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东平、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