皥
【源】 ①系自己姓。太皥之裔(17,60,62)。太皥即太昊,亦即伏羲氏。②皥姓出于西方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皥氏出武落钟离山黑穴中,见《蜀录》(7,9,17)。【变】 亦作〔皞〕、〔暤〕(17)。【望】 蜀郡(17,418)。
【源】 ①系自己姓。太皥之裔(17,60,62)。太皥即太昊,亦即伏羲氏。②皥姓出于西方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皥氏出武落钟离山黑穴中,见《蜀录》(7,9,17)。【变】 亦作〔皞〕、〔暤〕(17)。【望】 蜀郡(17,418)。
读音:Wàpén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嗢盆氏为温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9,17,27)。一作温盆(27);而作〔唱盆〕(6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据《广韵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
读音:Liǔ柳姓主要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展姓。春秋时鲁国展禽,食采于柳下(今河南濮阳城东),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氏,称为柳姓。柳姓最早繁衍于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。鲁国为楚所灭后,柳姓有入居
读音:Gěyīkèlè【综】 清时赫哲人姓。世居三姓城,亦作〔葛以克日〕、〔克日克勒〕、〔克宜克勒〕,后改为葛氏(184,185,186,187),亦译为〔葛依克哷〕(429)。
读音:Yángsh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杨食” 曰: “一作 ‘扬石’。” 郑樵注引扬雄《自叙》 云: “叔向,晋太傅,食采扬氏,其地平阳扬氏县是也。叔向生伯石字食我
读音:ā bù gān与“阿伏干”同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即阿伏干氏。”其注“阿伏干”云: 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阿氏。见 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一作 ‘阿薄
读音:Lǘ【源】 元人狗驴、买驴之后有驴氏(60,62,63)。【布】 清时河北有此姓,见《池北偶谈》(60,62,25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
读音:Dōngguǒ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,世居科尔沁地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Qī戚姓主要是以采邑为姓氏,源于孙姓。春秋时卫武公后裔孙林父,受封于戚邑,其支庶子孙遂以封邑名命姓,形成戚氏。秦汉之际,戚姓落籍于鲁西南。东汉至魏晋,繁衍于江苏、山东间地东海郡的戚姓
读音:Mǔjiāng《姓氏词典》引《汉书》收载,并注此音。“汉有母将永、母将隆。”未详其源。或作“毋将”、 “毌将”, 音则分别为wújiāng、guàjiāng,姑兼收并蓄。
读音:Huàn宦姓来源当是意于仕宦,不以阉宦为姓。宦姓有关资料极少,为罕见姓氏。在江苏、贵州偶有所见,以浙江金华的东阳郡为郡望。宦姓历史人物有明朝人宦绩,字宗熙,永乐进士,擅写文章,又负气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