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òu

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帝相遭有穷氏之难,其妃后缗方娠,自窦(即孔穴)逃出,奔有仍(故城在今山东济宁)而生少康,少康生二子曰杼、曰龙,龙于中兴后留居有仍,遂为窦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古地以窦名者甚多,窦氏必以地为氏(60,62)。③魏晋时氐人姓(60,242)。④河南窦氏,源出鲜卑没鹿回部。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之孙勤,魏穆帝赐姓纥豆陵氏,勤之五代孙岩随北魏孝文帝徙居洛阳,遂为洛阳人,并改纥豆陵氏为窦氏,见《魏书》(70,242)。⑤东晋末后秦姚苌时,南羌有窦姓,见《晋书》(242)。⑥傈僳族怒饶时氏族名,汉姓为窦(150)。⑦蒙古、满(344)、怒(222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观津、河南、扶风、河西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2%.尤以江苏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窦姓人口21%。【人】 窦犨,春秋时晋大夫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其人数虽不很多,但分布很广,南北方皆有。除汉族而外,蒙古族、怒族、彝族、傈僳族、侗族等均有窦姓。今北京,辽宁之沈阳,河北之魏县、河间,山东之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云南之路南、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其源不一: ①系出姒姓,夏少康王之后裔。夏王相 (禹子夏启的重孙)遭有穷之难而被杀。 其妻后缗有孕, 自窦 (狗洞) 逃出奔归有仍,而生少康。少康中兴,其子杼龙留居有仍,遂以窦为氏。②为 “窦公” 氏所改。战国时魏有窦公,后以 “窦公” 为氏,或改为单字姓 “”。③乃“纥豆陵” 氏所改。纥豆陵氏为代北地区之三字姓。北魏孝文帝令其改为单字姓 “”,此乃截取“纥豆陵”之第二音节“”,并谐汉姓 “” 而得。④出自历史上之氐族。《魏志》 载有氐王窦茂,其后裔即以窦为姓; 或改姓 “”,音仍为dòu。⑤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古地以窦名者甚多,窦氏必以地为氏。”

汉代有窦国、窦宪、窦武; 唐代有窦建德; 明代有窦承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悉

    读音:Shàngx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尚悉摩、尚悉董星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赤将

    读音:chì jiàng赤将子舆,黄帝时人,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花。(见《尚友录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神仙传》云: “黄帝时有赤将子舆,时与市中货缴,亦谓之缴父。”《尚友

  • 不花

    读音:Bùhuā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收载。“元有不花马璘、不花掌吉”。(按: 疑此为元人名,非姓也,姑收录。)

  • 读音:Pǐ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 《姓谱》注云: “即匹姓。”

  • 读音:Xiān/Shian,Syan【音】 又音节(Jié)(17,25)。【源】 见《千家姓》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改并四声篇海》(86)。杨慎《希姓录》:纤氏,��

  • 东野

    读音:dōng yě周公之后、伯禽之少子名鱼,食采于东野,因以为氏。(见《东野志》)鲁城南之东,檀山之阳,有东野田一成,鲁公赐第三子鱼以自养,因田为氏,始以东野为姓焉。(见《山东通志》)▲〈战国〉东野

  • 读音:zì【源】 ①天竺国有字氏,见《康泰扶南传》(60)。②明时大理府邓川州浪穹县箭杆场巡检司土巡检(72,242)、大理蒙化州备溪江(今名碧江)巡检司土巡检、大理蒙化州浪沧江(今名澜沧江)巡检司土

  • 瑪朗阿

    读音:Mǎlǎng’ā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陈方

    读音:chén fāng凤阳定远陈方亮,官镇国将军,本姓陈,育于方翁,太祖赐姓陈方,以继二家之宗。(见《宋濂集》)

  • 读音:tǒng见《姓苑》。姓也。(见《广韵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