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章仇

章仇

读音:zhāng chóu

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汉时章弇为齐公族之后,因避仇,遂加仇字为章仇氏(7,12,17)。一说,秦末项羽封章邯为雍王,汉高祖定三秦,章邯败走自杀,子孙处仇山,因号章仇氏,见《唐章仇玄素神道碑》(26,60)。【变】 隋炀帝赐河间人章仇太翼为卢氏(21,61)。【人】 章仇子池,南北朝时北齐人(11,17)。章仇兼琼,唐时颍川人,为剑南节度使,兼西川采访制置使(61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亦收载并注此音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 “姜姓,本章氏,齐公族,汉有章弇,因避仇,遂加仇字。” 此以事为氏,系出姜姓。②《辞海》注引 《章仇玄素神道碑》云: “雍王章邯为汉所并,其子孙居仇山,因号章仇氏。”秦将章邯投降项羽后,封为雍王,后又为汉王刘邦所破,其子孙居於仇山,遂以章仇为氏,此当为章氏所改。③又,后或改为源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改氏》称: “章仇、秃发氏归后魏,太武赐源氏。” 又称: “章仇大翼,隋炀帝赐卢氏。”

或音zhāngqiú,姑兼收以备考。

北齐有章仇·子池; 隋代有章仇·大翼; 唐代有章仇·嘉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É【源】 ①蛮姓(60,62)。唐时嶲州(故治在今四川西昌)六姓蛮,其三为讹蛮,见《唐书·南蛮传》(25,91)。②夷姓。《金史》有讹里朵,其后因以为氏(17)。金太祖之子完颜宗辅,本

  • 读音:Yāng/Iang【源】 见汉史游《急就篇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jī【源】 ①齐太史激之后(12,15,17,60)。激为齐之莒人,齐王法章登位时,立激女为后,激亦作敫(62)。②宜为激里且之后,或亦出于激公宜(60)。【变】 亦作敫(62)。【望】 淮南(

  • 读音:Miē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人之姓,与芈通(25,60)。唐时扶碑上有吀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 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 其注云: “与��同。楚姓。《路史》: 《唐

  • 莽木特

    读音:Mǎngmùtè【综】清镶红旗满洲马甲富当阿之妻为莽木特氏(260)。

  • 比補

    读音:Bǐbǔ【综】 彝族姓。世居四川凉山地区(208)。

  • 喃葛

    读音:Nán′gé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明史》收载,“明有喃葛监藏。” 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dān【源】①相传周文王十六子封十六国,耽为第九子之国(9),当以国为氏。②老子之后有耽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老子,即老聃,周时楚国苦县人,姓李名耳。聃亦作耼、耽。亦见《姓苑》(17)。

  • 读音:B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江西萍乡(37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河南洛阳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河南之郑州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广东之新会

  • 伯顔

    读音:Bóyán蒙古族姓氏。后或改为单姓“白”,盖取伯颜氏首音谐“白”而得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