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Nà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60)。②西夏人姓(240)。③清时甘肃西宁县(即今青海西宁)土司,为纳沙密西番人,后以纳为氏,世居纳家庄(72)。④元时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剌丁官陕西行省平章政事,其后裔以其四字分别为姓。今回族纳氏出于其后。⑤土族姓(195)。【望】 临湘(17,418)。【布】 云南通海河西纳家营(105)、泸西(374)、东川(380)、昆明、双江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台湾、台北、高雄、花莲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纳台,明时四川什邡人,永乐中湖南常德卫千户(15,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云南之泸水、邱北、河口、陇川、马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甘肃之酒泉、永登、舟曲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回、土、珞巴、傈僳、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姓苑》 注云: “临湘有纳湖,本属纳氏。”此之纳氏,为姓书最先载者,所惜未道其详也。②回族之纳姓,则为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·瞻思丁之子纳速刺丁之后,盖取其名之首音谐以汉字 “” 而为单姓,或改为“”、“”、“”、“” 等姓。③土族之纳姓,则出自 “纳速剌”。明洪武四年 (公元1371年) “诺延”沙密率部降明,其子纳速刺,依汉习取 “纳速刺”之首音谐以汉字 “”而为姓; 人称纳土司。④珞巴族之纳姓,本为部落名,以为姓。注②——④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》。

明代有纳台,常德卫千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東野

    读音:Dōngyě【源】 周公之裔,春秋时鲁公伯禽之第三子鱼,即鲁季平子,食采于东野,遂以为氏(21,60)。【布】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【人】东野春,宋时殿中丞(7)。东野武,明时山东人,东野鱼

  • 读音:Yā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么为幺之俗写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么谦,明时河南汤阴人,弘治中任通州学训导(15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于

  • 读音:péi【源】 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有伾氏、㚰氏、邳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望】 陈留(15),河东(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引 《纂要》收载,其注云

  • 读音:Wū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采邑为姓氏。晋大夫邬臧的后代,食邑于邬,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妘姓。春秋时期,陆终第四子名叫求言,受封于邬,他的子孙以封地为姓,称

  • 額爾吉

    读音:Éěr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萨哈尔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萨哈尔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貞人

    读音:Zhēnré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吐勒安

    读音:Tǔlè’ān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(161)。

  • 公儀理

    读音:Gōngyílǐ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萨穆哈之妻为公仪理氏(260)。

  • 叔熊

    读音:Shūxióng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姓考》 注云: “源于楚之先族祝融氏。”

  • 读音:Xī/Shi,Sy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为公晳氏所改(60,62)。 【变】 今亦作晰(9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