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納喇

納喇

读音:Nàlǎ

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十九派,出叶赫、乌拉、哈达、辉发、伊巴丹、张城、费德里、尼马察、老寨子、吉林乌喇、长白山、佛阿拉、易州、叶赫勒、科尔沁、伊兰尔塔哈、嘉木湖、撒尔湖、松山、阿库里尼满、沈阳、辽阳、噶哈里、那木都鲁、扎库木、清河、布尔哈图城、布尔哈图、董鄂、米山、舍里、苏完、德库、齐齐哈尔、镰刀把、洪山、额尔敏、雅尔湖、和素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纳兰氏(23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阿巴噶、科尔沁等地(23,63,260)。③清时广东巡抚准泰,原高丽人,姓那,奉旨改姓满洲之纳喇氏(23)。④清蒙古人星根达尔汉,原姓土默特氏,因灭纳喇部,居其地,改姓纳喇氏(23)。⑤清时辉发人昂古里星古里,原姓伊克达哩氏,后改姓纳喇氏(23)。【变】 后改姓叶、南、那、白、姚等(180)。【人】 纳喇金台石,清正黄旗人,世居叶赫,原叶赫东城贝勒(23)。


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金代,为女真族姓氏,属女真之白姓。乃金时著姓,其汉姓曰 “”,《金史》有载,或作“纳剌”。②蒙古族亦有纳喇氏,世居阿巴葛及科尔沁等地方,本辽代旧部,或以为氏。后编入蒙古,故蒙古族之纳喇氏,与辽、金之纳喇氏一脉相承。③清代满族亦有纳喇氏,本亦部落名,以部为氏,散处叶赫、乌拉、哈达、辉发、张城、费德里等地方。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④又,清代高丽族之那氏,赐姓纳喇氏。⑤又或为改姓,星根达尔汉,蒙古族人,本姓土默特,因灭纳喇部,据其地,改姓纳喇氏; 昂古里星古里,辉发人,本姓伊克达哩,后依呼兰人噶扬噶土默图,姓纳喇氏,遂改纳喇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按: 纳喇为金时著姓,见于《金史》。嗣后,他族如叶赫之金台石、乌拉之达尔汉、辉发之通贵三支子姓,百馀年来日加繁衍,几居纳喇氏之半。又,高丽那氏蒙恩赐姓纳喇,是一氏而四分其族。与辽、金之纳喇氏同而实异。又,考蒙古纳喇氏世居阿巴噶及科尔沁等地方。可供学者参考研究。⑥今锡伯族亦有纳喇氏,或作 “那拉”,后改单姓“”。

金代有纳喇·邦烈,安国军节度使; 又有纳喇·呼喇勒,承安二年进士第一; 清代顺治时护军统领安达立,姓此氏。

另见 “那拉”、“纳剌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ào暴姓为以国为姓。东周时,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(今河南郑州北),其国民以国为姓。古代时候暴氏望族多出自河东郡。暴姓历史人物有暴胜之,西汉御史大夫。抵制盗贼有方,威震州郡,荐人从不疑

  • 斡斡兒察黑

    读音:Wòwò’ěrcháhēi/Ororcar【综】蒙古族姓。蒙古语“斡斡儿察黑”意为散流人,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、胡日哈、西拉沐沦、益和诺尔苏木均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读音:Huǐ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邱北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如定

    读音:Rúdìng【源】 西夏党项人姓(24,31,95,101)。【人】 如定多多马,西夏主兵马使(31,101)。如定聿捨,西夏派往宋之议事大夫(24,31)。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宣于

    读音:xuān yú【源】 当系鲜于氏之异译(242)。【人】 宣于修之,东晋末前汉王刘渊之太史令,见《前赵录》(7,9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

  • 董詹

    读音:Dǒnɡzhān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花色之妻为董詹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Wèi卫姓的来源大致有两个。一是周文王之子康叔被封于卫(今河南淇县) ,建立了卫国, 其后人以国名为姓。二是源自鲜卑族姓氏。卫姓起源于河南, 后来有一支迁徙到河东郡, 以河东为郡望, 另一支迁到

  • 飂安

    读音:liù ān飂叔安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据《路史》 云:“源于己姓。飂叔安之后。”飂, 国名, 或音liù; 安,君名

  • 读音:Jù【源】 邭系地名,见《说文》(80),或以地为氏。【布】 山西洪洞有此姓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今山西襄垣有此姓。” 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Wá【音】 亦音Wá(75,91)。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及《龙龛手鉴》(86)。或取美好之义为氏(62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