緩稽
【综】北魏时代北姓(44)。后改为缓氏(9,60,70)。亦作和稽(60,70),〔如稽〕(7)。按,缓稽、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,参见和稽姓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“‘缓稽氏后改为缓氏。’ 一本 ‘缓稽’ 作 ‘和稽’。”
【综】北魏时代北姓(44)。后改为缓氏(9,60,70)。亦作和稽(60,70),〔如稽〕(7)。按,缓稽、和稽或即同一姓之异译,参见和稽姓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“‘缓稽氏后改为缓氏。’ 一本 ‘缓稽’ 作 ‘和稽’。”
读音:Guānlóng【源】 系自高阳氏,夏桀忠臣关龙逢之后(6,12,60)。一说,有虞氏之裔董父之后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夏桀时忠臣关龙逢之后。”
读音:Xíbókè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黑达色之妻为席博克氏(260)。
读音:Duōkùluò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敏尊之妻为多库洛氏(260)。
读音:cháo chén【源】 诸方复姓(7,21)。【变】 唐开元初,有日本国使臣副使朝臣仲满,慕华不肯回国,遂改姓朝名衡,官左补阙(7)。按,疑“朝臣”原非日本姓,而是“朝觐之臣”的意思。【人】
读音:Wūméng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古候尼惹家支(375)。
读音:o/Aur, Au【源】 《国名纪》云:夏有骜侯。当以国名为氏(骜即敖,春秋时郑地,故城在今河南荥阳西北)。《吕览》云:屈骜之后以骜为氏(17,62)。
读音:Jīnqǔ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,四川美姑、布拖等地均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À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晋城等地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,亦不见载於古籍。
读音:Pǔjuépútí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,以部为姓(425)。
读音:bù yí【源】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夷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春秋时宋大夫不夷甫须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)。不夷系宋大夫采邑,因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不苐,亦作不茅(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