繻
读音:xū
【音】 又音Rú(17)。【源】 春秋时郑成公之兄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元和姓纂》(17,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音 ‘须’。郑成公兄之后。”此当以名为氏, 系出姬姓。
【音】 又音Rú(17)。【源】 春秋时郑成公之兄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元和姓纂》(17,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音 ‘须’。郑成公兄之后。”此当以名为氏, 系出姬姓。
读音:Nàsīmǎlì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Qīnglóng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庖牺氏。”
读音:qìng shī吴后有庆师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Chénxiān【音】 沈音沉(Chén)(60)。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沈纤氏,见《潜夫论》(60)及《路史》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沈瀸〕(15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沈,或作 “沉”
读音:shū yú羊舌鲋,字叔鱼,后以字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Xīlǘ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居于邑之西闾者以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西闾过,见《说苑》(7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居于
读音:qū见《姓苑》。为麹姓所改。今历阳有此姓。(见《尚友录》)
读音:N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ò’érjítái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疑系蔑儿吉䚟氏之异译。帖古迭儿,默而吉台氏,元时吴县达鲁花赤。子脱脱,范阳人,累迁潭州路达鲁花赤,至正元年拜中书平章(399)。
读音:sù qín【源】 夏州(故治在今陕西横山西)羌姓(60,62)。当为北魏时鲜卑宿六斤氏之异译(7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宿勒〕(60)。而作〔勤宿〕(7,17)。误。【人】 宿勤黎,东晋末前燕司马